古代红妆史---唇脂篇
(2012-11-26 22:18:40)
标签:
diy唇膏唇脂口脂口红制作紫草油 |
分类: 古法美妆 |
古代女子点唇的历史很悠久,宋玉笔下《神女赋》对神女如此描写“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的诗句,形容两片朱唇犹如着过丹脂一样殷红。这说明在周代便已经有了点唇的习惯了。
汉代《释名·释首饰》一书中就提到唇脂:“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这里的丹是指一种红色的矿物质颜料,也叫朱砂。但朱砂本身不具黏性,附着力欠佳,如果用它涂抹在唇上的话很快就会被口沫融化,所以古人在朱砂里又掺入适量的动物脂膏,这样制成不仅可防水,也增加了色泽,还可以预防唇裂等。
在点唇的样式上,一般以娇小浓艳为美(没现代红妆浓),俗称“樱桃小口”。因为唇脂的颜色有很强的覆盖性,因而,他们在妆粉时会将唇一起敷白,然后以唇脂重新去点画唇形。唇厚的可以画薄,唇薄的可以画厚,大小也由自己喜好而来。其变化形式数十种。
这里呢给出几个口脂方!
《千金翼》口脂方:
熟朱2两,紫草末5两,丁香2两,麝香1两。上四味,以甲煎和为膏,盛于匣内,即甲煎口脂,如无甲煎即名唇脂。
《备急》作唇脂法:
蜡二分,羊脂二分,甲煎一合,须别作,自有方,紫草半分,朱砂二分。
上五味,于铜锅中微火煎蜡一沸,下羊脂一沸,又下甲煎一沸,又纳紫草一沸,次朱砂一沸,泻着筒内,候凝,任用之。
《古今录验》合口脂法:
好熟朱砂三两,紫草五两,丁香末二两,麝香末一两,口脂五十挺,武德六年十月,内供奉尚药直长蒋合进,沉香三升,五药,上苏合四两半,麝香二两,甲香五两,白胶香七两,雀头香三两,丁香一两,蜜一升。上十四味,并大秤大两,粗捣碎,以蜜总和,分为两份,一份纳瓷器瓶内,其瓶受大四升,纳讫以薄绵幕口,以竹篾交络蔽瓶口。
藿香二两,苜蓿香一两,零陵香四两,茅香一两,甘松香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一升、酒一升、浸一宿,于胡麻油一斗二升内煎之为泽,去滓,均分著二坩,各受一斗,掘地著坩,令坩口与地平,土塞坩四畔令实,即以上甲煎瓶器覆,中间一尺,以糠火烧之,常令著火,糠作火即散,著糠三日三夜,烧十石糠即好,冷出之,绵滤,即成甲煎。蜡七斤,上朱砂一斤五两,研令精细,紫草十一两,于蜡内煎紫草令色好,绵滤出,停冷,先于灰火上消蜡,纳甲煎,及搅看色好,以甲煎调,硬即加煎,软即加蜡,取点刀子刃上看硬软,著紫草于铜铛内消之,取竹筒合两口脂法,纸裹绳缠,以溶脂注满,停冷即成。
哎呀,很多啊,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相信大家也差不多看明白了。
要求做简单的,就紫草浸泡油一份,蜡一份,即可。不过建议添加维生素那些进去,很好操作的,大家可以试试看。
温和修复,绿色天然
遵循自然,听从自然
简单生活,灿烂成长
花蓥告白
世界上没有万能护肤,当您伤害了皮肤有多深,它绝不会一夜之间给予你美丽的容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浮华世间,在安静里,去寻觅自然的真谛,美的奥义。
花蓥·古典美容课堂QQ群:3410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