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林涛的科学作业(直根与须根、胡杨)

(2010-09-10 19:36:16)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学天地
一、
直根: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
须根:主根不明显而侧根发达
单子叶植物的根须多为须根系,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多为直根系
直根系:萝卜、土豆、白菜、甘蓝、西红柿、辣椒、茄子、刀豆、黄瓜

须根系:蒜苗、大葱、韭菜、玉米、食用百合、麦芽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6EN00SIGG.gif
二、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 死而千年不倒 倒而千年不烂
 
南疆地域辽阔,但多为戈壁大漠,不毛之地;交通尤为不便,从和田到阿拉尔,需要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过去绕行喀什,至少1000多公里,路程极其遥远。如今新修了阿和沙漠公路,仅仅420公里,路况极好,加之通行车辆稀少,如一鼓作气,三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过去被当地人称为“进得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犹如横亘在和田与阿拉尔之间的天堑。阿和沙漠公路的建成,使得“天堑变通途”。
阿和沙漠公路,是人类战胜流沙,用现代固沙等技术与沙漠抗争所创造的人类奇迹。借助这个奇迹,使我有机会深入沙漠腹地,瞻仰大漠深处的胡杨,细细品味千万年来大自然界与荒漠化顽强抗争的沙漠英雄。
阿和沙漠公路沿着和田河流向,向沙漠福地不断延伸、延伸。接近塔里木河的地方,路旁的胡杨明显多了起来。深秋季节,胡杨、沙漠,黄绿相间,色彩丰富。停车,跨过苇杆固沙带,翻过沙丘,突然展现出一片令人震惊的场景--抬眼望去,仿佛置身刚刚经历惨烈厮杀又忽然定格的古战场。
一棵棵肢体残缺不全的胡杨,用自己的躯干、断臂、枝叶、根须,牢牢地、顽强地守卫着一个个沙丘。它们或昂首挺胸,或拄杖而立,或并肩相扶,或匍匐前行;或仰天长啸,或翘首远望, 或孤军奋战,或相遮互掩……
在它们所坚守的沙丘旁,到处是风吹过的痕迹。沙漠中的狂风,卷动一股股流沙,向胡杨林发起一轮轮挑战。胡杨触角不及之地,被流沙携裹而去,留下一道道壕沟,耳畔似乎可以清晰地听到风如战马在嘶鸣……
这场战争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昔日繁茂的胡杨林不见了,只留下一个个孤立的沙丘,誓死不屈,迎风屹立,岿然不动……
此情此景,令人震撼!
胡杨,维吾尔语称“托克拉克”,其意为“最美丽的树”。维吾尔族世代深受风沙之害,深知绿化对人类之重要,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密植各种树木,已经成为一种民族习俗。他们称胡杨为“最美丽的树”,这个“最美丽”,我想,绝不仅限外在之美。
当地流传“胡杨三千年”--生长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生命啊!胡杨,这种沙漠化进程中野生的落叶乔木,具有非常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它无愧于“沙漠英雄”的美誉。
据植物学家介绍,胡杨是西部地区沙生植物当中最具有包容性、极具团队精神的树种,沙漠中没有青山绿水,是生命的禁区,动植物鲜见。然而,胡杨却能够深根于戈壁滩沙海,历经风云变幻,的确有着非凡的能力。胡杨一般都扎根地下十几二十米,寻得湿土,又从根部生出幼树,幼树长大再生幼树,形成错综复杂的沙下根系网,将地下水汲取到沙丘浅层来,无私奉献给弱小的驼骆草、白草等,供它们生存。胡杨同这20多种沙生植物一道,牢牢锁死一片沙丘,扼制了流沙,守住了家园,实现了共赢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