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C选课以及H3
(2011-01-30 11:36:36)
标签:
选科h3科目南洋理工莱佛士初级学院 |
分类: 新加坡留学生活 |
各个初级学院的新生Orientation已经轰轰烈烈地结束了,明天估计孩子们就要正式进入自己的班级开始上课了。不少中三、中四的孩子们也开始憧憬自己的Jc生活,为自己的前途做着准备。今天来谈谈关于选课我的看法。
我在莱佛士女中的两年是没有学中华文学的,因为我觉得反正这两年的成绩不是非常重要,我想尝试一些不同的科目。而JC的两年我的选课是:数学、物理、化学和中华文学,外加南洋理工的数论与线形代数H3课程。之所以选择中华文学是因为它省时省力,只要课上认真听讲,考前一个晚上猛背,就不愁拿不到A。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中国留学生,上课不认真,吊儿郎当的,最终连中华文学也很难拿到A。如果上课认真,好好做作业,平常是连碰都不用碰中华文学的。所以那些已经决定了将来想学什么的人,不妨试试中华文学。将来想从事金融经济方面的人当然还是选择经济比较好。美国、英国乃至新加坡的大学都没有要求大学学习金融、商或者经济的学生初级学院必须选修经济,只有数学是必修的。但是如果A-level经济在A或B的情况下,大学可以免修经济的两到三个课程。我同学学习中华文学的,还是成功地拿到了华威大学的金融数学系的Offer。因为我从中三开始就坚定将来一定会学数学,所以JC的选课路线以省时省力为目的,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上。后来发现这是明智之举。一开始的担心是,学姐“恐吓”我们说:“中华文学是被人鄙视的一科,国外不承认,录取会有影响。”后来我经过这么多之后才发现:“中华文学是被新加坡人和中国人鄙视的一科,国外承认这个科目,录取国外的大学不会有影响,而录取新加坡本地大学的热门项目比如医学、法律等才会有影响。”先列举中华文学的好处:很容易拿A这一点就不说了;英国大学在给我条件录取的时候,其中四所都直接忽略中华文学,只给我其它数理化三科提要求,另外一所则要求数理必须是A,剩下一个A可以是化学也可以是中华文学,而其它选择经济的同学都被一些大学要求经济也必须是A。所以结论就是将来准备学习工程、科学的同志们,中华文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来学习经济相关联科目的同志们还是保险起见选修经济吧!
地理和经济的难度差不多,地理难在要背的东西特别的多,多到让我们乍舌,而经济则是答题技巧的问题,很难得分。还有人选择China Studies in English,中国学习?还有翻译成中国通史的。其实并不是学习中国的历史,而是从历史到经济到政治等等相结合的中国学习。这是一门新新的科目,也不容易学。中国通史也有用中文学的,那就容易许多,但是并不是所有初级学院都提供这一科目。比如莱佛士初级学院,我们只有H2 China Study in English没有H1 China Study in Chinese。理科也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不提供计算机这一科,因此想学习计算机这一刻的人,考虑一下华中吧……
再来说说美术、音乐与戏剧研究这三科,我的学弟学习了音乐,我们一个越南学姐选修了戏剧,而我们这届有5个中国学生学习了美术这科。美术这科算是所有科目中最消耗时间的。泡在美术室里一直到晚上十点是家常便饭的,我们十分崇敬学习美术的同志们。他们考试也有美术方面的理论、历史、欣赏方面的考试,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作品,并且音乐、戏剧与美术科目的A-level考试的非笔试部分比一般人都早。我们在考毕业考Prelim的时候,这三科的孩子们就在考他们的术科部分了。英国会派专家过来评分审查。将来有兴趣学习建筑、电影制作、服装设计、音乐、戏剧等等的人不妨尝试一下。各音乐学院年底回来新加坡招人,音乐科目不是必修的。可是所有大学的设计相关专业都要求申请学生提交Portfolio,即作品集和履历。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我可能会申请很多学校的电影专业。因此尽管美术这科耗时耗力而且不容易得分,将来想学设计的孩子们最好是学,毕竟美术所教的技术和理论真的很专业、很有用。当然想学建筑的孩子不一定要学美术,我的学姐没有学美术,而是地理,但是是莱佛士初级学院美术社的社长,最终进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建筑学。但是一定要注意积累自己的Portfolio哦~这三门专业性的学科在选择的时候初级学院是有入学考试的,只有通过的人才能选修这三科。美术自然就是现场作画了,戏剧也是给了剧本现场表演了,并且O-level学习英国文学是强制性的条件。而音乐这一科让我十分惊叹,除了现场演奏一个十五分钟的作品以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五级乐理考试作为硬性条件之外,入学考试还包括一个笔试部分,在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给出一个交响作品,然后把各个声部都听写下来。无比地崇拜他们!选择音乐的人不一定要是西洋乐器,维初就有孩子以中国竹笛以及二胡作为自己的主要乐器。
H3科目是从J2开始的,内容难度和大学一年级的基本课程一样,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的主要是数理化生四科,选修校内的H3要达到的要求是在J1 Promotion考试中所选的那个科目必须是A或B,其它的H2科目要在C以上,而GP则要及格。校内的H3每个星期只上一次课,老师也是学校里的老师,结业考试与A-level同时进行,全新加坡统一出题,毕业考也会有模拟考试。不过校内的好处是,要是学到一半,跟不上可以随时退出,不会留案底。校外的要求不一。校外的H3主要有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和管理大学提供。结业考试在每年的五月,之后就轻松了,但是缺点也是因为体育赛季和新加坡青年节的艺术比赛也都在五月,所以复习的时间很少。不过看着校内的孩子在A-level期间紧张复习,我们这些五月份就考完的心里还是挺爽的,我们痛苦的日子早就过了。国立大学只提供三个科目:线性代数、地理和经济,所有的教学都在国立大学的校园内进行,每个星期两次,每次三个小时,所以我周围的同学几乎都是四个人一辆的士,放了学就赶紧赶过去。不过从今年开始,新加坡地铁环线将全面通车,倒是解决了我们上H3的问题。南洋理工是最偏僻的大学,所以它的H3科目都是由教授亲自到各个初级学院去上课。南大提供的H3科目品种非常多,化学是在华中和维初,数学是在国家初级学院、华中和淡马锡初级学院,生物是在莱初等等。我学的是南大的数论与线性代数,当初主要考虑的是一定不要学校内的,国大又太远,所以决定去南大的,在华中上课,也就是15分钟的车程,比较方便。管理学院之提供一科经济的H3: Game Theory,听说听难得,并且四月底就结业考试,学的都是牛人。
校外的H3选人的时候要求比较高,国大线性代数要求是3个A,另外一科至少及格,GP在D以上。我当年是AAABD刚好在线上。南大的要求比较低,只要所选的那一科是A就可以进。校外的H3在过了第一个星期的试读之后就不可以退出了,一旦退出,A-level最后成绩单上会显示缺考的成绩,所以三思而后行。H3的考试难度不一,学化学、物理的人可能平均分才50%多,而学习数学的我们平均分在70%以上。但是无论难与简单,最后的成绩都是按照排名给的!就是所谓的正态分布。只有不超过30%的人可以拿A,学数学的有200多人,所以就有60多个A,学生物的才十几个人,所以只有3个人能拿A。物理化学还有实验考试的成分在里面。一旦选择了H3就一定要学好,不然情愿不选择,因为英国大学的条件录取里,剑桥、帝国等好学校都会要求有学习H3的学生有A或者B的H3成绩。ASTAR等科研奖学金机构也会要求申请学生必须拿到A或者B的H3成绩,并且必须是理科。
最后祝愿J2的孩子们最后一年都能飞黄腾达,J1的孩子们能尽快适应初级学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