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月一思——关于培养一年级孩子良好就餐习惯的思考

(2010-10-08 21:29:08)
标签:

少儿

宋体

一年级

习惯

家庭环境

分类: 小鱼思考

一、现状概述:新接手一年级来,发现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餐,排队,上课,放学,做操,这些非常基本的活动,都成了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就餐问题,因为涉及到孩子的营养和健康问题,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孩子的家长都十分关注。通过一个月的观察,发现班里大多数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和文明礼仪,有的孩子更是因为种种原因造成饿肚子等情况,让我非常着急和担忧。

 

二、现状分析:一个月的观察发现,班里的孩子就餐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就餐跪着,或者趴在桌子上,样子非常不雅;就餐爱说话,嘴里含着菜和饭,还说个不停,饭粒不时从嘴巴里喷出来,很不卫生,而且边说话边吃饭很容易呛到和噎住,非常危险;就餐非常挑食,荤的不碰,或者素的不碰,遇到不合胃口的饭菜就一口不动;就餐喜欢走来走去,端着饭碗和菜碗,不能一直坐在凳子上;就餐剩下很多饭菜,碗里还有大半碗米饭,而菜汤和饭粒撒了一桌,没有吃完自己碗里的菜,就盯着别人碗里的菜或者找老师添菜,吃不完只好又剩下;孩子就餐速度非常慢,动作磨蹭。

一个月与家长的交流得到,大部分在学校就餐时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在家里也是一样。并且由于家里不同于学校有纪律的约束,孩子的行为远远要散漫得多,有很多孩子边玩边吃,或者边看电视,甚至有个别孩子是一家人追在后面逼着吃饭。而部分孩子,在学校里就餐表现良好,家里就餐却大相径庭。有的孩子很任性,回家告诉家长,学校的饭菜不合口味所以都没有怎么吃。

 

三、归因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就餐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有以下原因

个人分析:

1、    孩子自身特点: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年龄小,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由于年龄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尚未形成。一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还未觉醒,更多的时候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包括就餐。学校里提供的就餐大环境,让他们觉得和同伴一起就餐,非常有趣。一年级的孩子群体意识萌发较早,自我主体意识发展稍微滞后。

2、家庭环境和教育:每个孩子成长都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很容易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特别是由老人带大的孩子,得到的宠爱甚至是溺爱更多,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非常困难。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下成长的孩子行为习惯截然不同,就餐的种种不良行为的产生一部分是因为在家里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出和纠正。有一些家庭没有为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节奏,在孩子玩兴正浓时强拉孩子吃饭,造成孩子对吃饭的厌恶。

3、幼儿园就餐与小学就餐的不同:幼儿园就餐是比较轻松和快乐的,孩子们把这当成一种玩耍和游戏,幼儿园的阿姨不会像小学的老师一样看着他们,规规矩矩地把饭吃完。小学是一个有纪律和约束性的环境。吃饭和其他事情一样,有规矩,有约束。孩子明显感到不适应。

与家长交流得到:有些孩子是放在托管处。托管老师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抓的不够,多着眼于学习方面,所以孩子不能靠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查阅相关书籍得到:孩子就餐慢等原因可能是因为咀嚼能力的发育程度不同。咀嚼也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研究认为,咀嚼时咬肌反复收缩、弛张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咀嚼运动使口腔各种感觉器官兴奋,促进智力发育。另外,咀嚼促使消化道的一些分必物增加,可以刺激支配学习和记忆的海马神经元。

 

四、采取措施:

1、帮助孩子认识到不良就餐习惯的危害和文明就餐习惯的益处:我利用晨会和班会时间,展开对“你会不会吃饭”问题的讨论,告诉孩子哪些是不良的就餐习惯,可以采用口述故事,小品表演,课件演示等多种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孩子区分正确和错误的就餐行为,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得到启示。比如说话被鱼刺卡住喉咙,饭粒进了气管,或者口水到了饭碗里等等,用夸张而不脱离实际的表演生动地教育。

2、在认识的基础上,教孩子文明就餐:我利用一年级注重行为规范教育的契机,编小儿歌。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教孩子如何文明就餐,如排好队伍进食堂,小心坐下不乱动。吃饭嘴里不说话,不离座位不乱跑,吃完桌上要清掉,碗筷都要放进筐。吃饱吃完不浪费,人人夸我你真棒!孩子在拍手念儿歌的过程中明白了哪些是必须做到的文明就餐行为。

3、在学会文明就餐后,帮助孩子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利用小红星和大拇指卡,每天寻找文明就餐的小朋友。在第二天的晨会上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发比平时更多的小红星给孩子;每月找一个孩子,颁发“文明就餐”的大拇指卡,以此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告诉孩子,每一桌找一个孩子担任小桌长,帮助老师管理就餐,用任命小干部的形式唤起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小桌长还未确定,但是孩子们好胜的心理促使他们争着表现自己的良好习惯。

4、请家长在孩子回家就餐时配合。我和家长进行沟通,做好孩子在家里文明用餐的监督工作。比如限时吃饭,尽量不能剩饭,自己拿筷子和碗,学会自己盛饭和倒垃圾等。有能力的孩子饭后可以主动帮助家长洗碗;在博客上找一些帮助孩子培养良好就餐习惯的方法,与家长探讨和交流:比如家长赞赏的表情激发孩子食欲,应对孩子挑食,限制零食,保证饭量足够等等。

 

五、实施效果: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等待。但是就这一个月来看,明显就餐时,文明礼貌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多。孩子们会自己分发筷子,会自己把垃圾倒进桌上的盆子里,有些孩子自己会把面前的桌子清理干净,孩子们就餐磨蹭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与家长的交流后得知,不少孩子在家里就餐的不良习惯也有了很大改善,挑食的开始什么都吃了,边吃边玩的现在吃饭规矩了很多。措施实施还是算有一定成效的。

 

六、后续:本学期接下来的时间里挑选出5个小桌长,将12个人组成一个小团队,比赛哪一组最文明吃饭;继续在晨会利用编故事的形式表扬文明就餐的孩子,不点名地指出不文明的孩子;请拿到每月“文明就餐”大拇指卡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良好表现;及时和家长进行交流,得到反馈等。

 

 

                                                                                                                                                                                   爱山小学      朱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