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在语文教材上批注要点的备课建议(转载学习)

(2014-10-14 22:31:43)
标签:

教育

分类: 他山之石
      我校改变传统的手写教案备课要求,推行电子教案和教材批注的备课方式,既提高了教师备课效率,突出了修订方便、补充参考资料快捷、集中教师智慧便于交流等优点,又克服了教案书写和课堂教学脱节的无效劳动,突出了教材批注的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在教材上批准要点的备课方法,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便捷和高效,得到了我校教师的一致认可。

    在学校组织的几次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中,我发现教师批书备课情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批注内容过于繁杂,文字密密麻麻,教师课堂教学中识别很费劲,徒劳无功;有的批注文字如蜻蜓点水,寥寥数字,不能保证课堂教学重要信息,应付差事而已。为了提高我校教师备课执行能力,真正发挥好教材批注备课的优势,不断提高备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我提几点备课建议,并以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示范说明:

    一、应该批注哪些内容

    文本中的批注内容,一定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1、不但有准确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更重要的要清楚地注明文章要渗透的人文素养要点和关键词。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在诵读文本、感悟文本的过程中,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2、重要教学环节、学习任务或核心研究问题,或重要的教学语言,文本分层标识和中心的提炼,应该仔细研究后批注出来。有的老师,就是将备课资料一字不落统统抄到了书上,写得再详细,写得再认真,也不会实现胸有成竹的备课效果。

    3、在文中重点文字、句子和段落的勾画或解读旁批。其实,这是教师课前自悟文本、领会教材的学习过程。老师课前的初读、精读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备课程序。很多年轻人,一拿到一篇新课文,就忙着找教参,把教参上的一些教学建议一股脑地批注到书上,就算万事大吉了。一到课堂上,自己按照教参上说的提出有关问题后,学生思考的是否周全,涉及到的有关语句是否需要老师点拨或提升,却无法顾及。缺少老师独立阅读思考的备课效果,其扎实性、深入性都没有把握。因此,老师们一定要做到课前多遍阅读,养成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学到孩子们的前面,批注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再去请教教学参考资源,丰富和修订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熟练地驾驭课堂,面对学生出现的困难或生成的问题,我们就能应对自如。

http://s11/bmiddle/5014337ct9cfe743b337a&690

     二、应该批注在什么位置

    批注文字,应放到文本空白处,或页眉,或页脚,或旁批,或段后,或在关键部分行间注解,但不能覆盖文字或插图。例如:教学目标,最好写到题目上方,醒目清楚,便于课堂教学把握中心;作者简介,可以写到文本第一页的最下方;段意,最好写到每一层最后一段文字的后面;核心研究问题,批注在课题旁边;重要教学环节,可以批注到文本相应内容的左右两边;重点字词句,可以在行间加注解或旁批。总之,教材的批注,都应该与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画龙点睛。

http://s6/bmiddle/5014337ct9cfe6e1a5105&690

    三、怎样的批注才能便于随堂使用

    一篇文章,我们一般用2-3课时完成。为了便于上课时参考方便,建议第一课时的批注,可以用黑色字体,第二课时的内容换用红色字体,一目了然。有的老师,教材中的批注是全红或全黑一大片,洋洋洒洒,显得混乱无序,失去了参考价值。另外字体大小要适当,书写要整齐、认真,自己能看清楚,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发挥这些批注的作用。

  

    只有认真备课、会备课、备好课的教师,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掌握在教材上批注要点的基本功,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吃透教材、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教学水平;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批注,可以确保课堂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