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尽,曲终人散--上海土著观后感
(2024-02-09 14:22:46)
好久没看过国产剧了,倒不是对国剧有些什么偏见,实在是很多国产剧充斥着粗糙度画面和混乱的剧情,就是让人感觉到“假”。在看《繁花》之前,网上也有说这部剧让人看不懂,有故作高雅之嫌,有曲高和寡之实。抱着凑热闹的态度,没想到看了一集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也许对于我们这些80后的是上海又非上海人的人来说,有些天然吸引力吧。对于我们这些住在上海的农村的土著来说,在剧中的那个年代,不要说去见证片中的场景,就算是去市中心也是很难得的一件事。当时的交通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去市中心,我们都是说“去上海”的,公交车要换好几辆,时间没有个一二小时,是到不了的。当然,对于剧中的“上海话”,对于上海的农村人来说,就是所谓“正宗上海话”了,上海太大,北面和南面,其实口音相差还挺大的,再加上一个崇明,真是各家各话了。当然,对于其中的很多土话,是完全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感觉的。什么
“一天世界”“拐榔头”“吃生活”等等,所谓自带亲和力吧。
再说说其中的很多的当年的流行歌曲,导演真是有心了,完全是当年的热歌,听着听着就是满满的回忆。很多的场景,再配以背景歌曲,那是妥妥的MTV的感觉。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不同的地点,还配以相应的特色歌曲。如在日本和玲子的饭店,就是日语歌,在香港就是粤语歌,在码头仓库还用了一首沪语歌,创业时是“我的未来不是梦”,想自由时是“我是一只小小鸟”。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挺应景的,就是后期有些用滥了,连一个配角的配角的事故,都搞个煽情的BGM。当然,瑕不掩瑜了。
剧情呢,很扣人心弦。当然,对于金融和股票的小白来说,实在不太理解有些商业行为和操作,不过呢,不影响故事的发展,总之很帅很酷就行。当然,其中最最令我无法理解的就是,宝总为什么不能和汪小姐一起做生意?宝总又为什么要和玲子分道扬镳呢?
其中最令人唏嘘的呢,就是原本的好朋友们,最后不明不白的,就莫名其妙的散了。当宝总最终变回阿宝,只身离开时,本剧搞得很伤感。但是呢,就如人总会在人生中遇到新的人,交新的朋友,然后,也会在某一刻莫名的就不再联系,也就散了。就像饭店吃饭,不断有新的饭局,饭局之后就会各奔东西,好聚好散罢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