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信托理财顾问,笔者最近拜访了好多银行,感觉银行的人知道我是做信托的就比较紧张;一次和一个银行的中层聚餐,对方坦言:“我们做银行的最怕的就是你们做信托的。”为何?
“客户买了信托存款就没了,而且一下没了几百上千万,甚至上亿,能不怕吗?”他说。
“买了信托的钱不照样要存银行吗?”我说。
“不一样。一来未必就是存我们行,二来就算存我们行,已经变成同业存款啦。同业存款用起来肯定不如居民储蓄存款啦。”
“如果信托的资金的保管人是你们行,你们可以拿去放贷吗?”
“不行,我们就赚一点保管费。肯定不如存款用起来舒服啦。个人名义存款、企业存款,我们银行最喜欢,最好还是活期存款,那更好。”
“如果你们的人卖信托会怎么样?”
“发现一个开除一个。没商量。”
客户的资金买了信托,银行存款少了,资金变同业存款,影响放贷资金额,因为银行放贷有存贷比的限制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笔者感觉银行的人见我就紧张,他们更不敢私下代销信托。但为什么银行乐意卖基金、股票、保险、有限合伙呢?
这主要是中间业务提成。
基金、股票、保险购买门槛比信托少很多,而且中间提成比较乐观。买有限合伙的产品的资金账户不是同业存款,银行业乐意代销,但收益肯定被银行砍了很多。难怪,笔者以客户身份咨询购买信托产品,好多银行理财经理拿有限合伙产品当信托产品来忽悠我,从专业角度看,这些有限合伙产品风险都极高。
银行很少代销大品牌信托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小信托公司,而且收益率也严重下滑,通常只有5-7%,比信托公司直销、第三方理财收益明显少了很多。小信托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差,市场认同度低,自然依赖银行,银行可以从中赚取较高的收益差。如果客户买的是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通常是5%以下,那对银行更好,银行可以用理财资金池做信托业务,利润空间更大。
但有些银行客户经理也私下卖信托,这主要是客户对信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自己不服务客户也会跑的,所以还是自己服务好,提成自己拿;但重点是不能被银行发现,否则很麻烦。
信托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对银行业务的冲击是最大的。
火凤凰微信:zrtvi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