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八种方法

(2011-04-15 15:54:25)
标签:

育儿

分类: 论文发表

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八种方法

Solve total points force balance problem eight kinds of methods

李庆林

(山东泰安 肥城一中 271600)

纵观近几年高考,无论是课标卷还是全国及其他省市非课标卷,共点力平衡问题始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因此也必然引起了大家在高考备考中的重视。笔者最近几年一直从事高三教学和指导,就此问题做一归纳和梳理,以期对正在迎考的莘莘学子有所助益。

一、正交分解法:

将各力分解到 轴上和 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等于零的条件 多用于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 、 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

【例题】(广东2010-13).图2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 、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A一定小于G

   B.FA与FB大小相等

   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

   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

 

 

 

 

解析:三力平衡问题,用正交分解法,设∠AOB=2θ,O点受到FA、F、F三力作用,其中F=G,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列平衡方程得:

 

FA

FB

G

θ

θ

 

 

解出:  当θ=1200时:;当θ<1200时:;当θ>1200时:故选B

 

二、整体法:

当系统有多个物体时,选取研究对象一般先整体考虑,若不能解答问题时,再隔离考虑

【例题】(山东2010-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地面, 在这保),力 与水平方向成 角。则 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 正确的是(   A C  

A.

B.

C.

D.

【例题】(2008年海南)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D )

 

M

m

θ

F

 

A.(M+mg         B.(M+mgF

C.(M+mg +Fsinθ   D.(M+mgFsinθ 

【例题】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B )

 

O

A

B

P

Q

 

A.FN不变,f变大   B.FN不变,f变小

C.FN变大,f变大   D.FN变大,f变小

 

三、合成分解法

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能解决三力平衡的问题,具体求解时有两种思路:一是将某力沿另两力的反方向进行分解,将三力转化为四力,构成两对平衡力。二是某二力进行合成,将三力转化为二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例题】(江苏2009-2)用一根长1m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

   挂钉的间距最大为(取)www.ks5u.com

       A.            B.

       C.             D.

 【解析】熟练应用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合成与分解中的一些规律,是解决本题的根本;一个大小方向确定的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题中当绳子拉力达到F=10N的时候,绳子间的张角最大,即两个挂钉间的距离最大;画框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为共点力,受力如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长为L0=1m,则有,两个挂钉的间距离,解得 m,A项正确。

 

【例题】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 

 

m1

m2

o

 

 

A.    B.   C.   D.

解析:本题有多种解法,正弦定理、相似三角形、正交分解等,此处用正弦定理.受力分析如图,等腰三角OAB中,α=60°故∠OAB=∠OBA=60°则有几何关系得:三角形DCA中,∠CDA=30°,∠DCA=120°由正弦定理有:

m1

m2

O

N

T

B

m1g

D

A

 

      

所以:    正确选项为A

四、三角形相似法

“相似三角形”的主要性质是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在物理中,一般地,当涉及到矢量运算,又构建了三角形时,可考虑用相似三角形。

【例题】如图所示,光滑大球固定不动,它的正上方有一个定滑轮,放在大球上的光滑小球(可视为质点)用细绳连接,并绕过定滑轮,当人用力F缓慢拉动细绳时,小球所受支持力为N,则N,F的变化情况是( B )

 

O

F

 

A.都变大;   B.N不变,F变小;

C.都变小;   D.N变小, F不变。

【例题】如图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的Q处有一固定的质点A,Q正上方的P点用丝线悬挂另一质点B, A、B两质点因为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于漏电使A、B两质点的带电量逐渐减小。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悬点P的拉力大小( A )

 

A

B

θ

P

Q

 

A.保持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减小;  D.逐渐增大。

【例题】如图所示,小圆环重G,固定的竖直大环的半径为R。轻弹簧原长为L(L<2R)其倔强系数为K,接触面光滑,求小环静止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解析: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有竖直向下的重力G,弹簧的弹力F

圆环的弹力N,N沿半径方向背离圆心O.

利用合成法,将重力G和弹力N合成,合力F合应与弹簧弹力F平衡,由几何知识图中力的三角形△BCD与△AOB相似,设AB长度为l由三角形相似有:

=  = ,即得F =

另外由胡克定律有F = k(l-L),而l = 2Rcosφ

联立上述各式可得:cosφ = ,φ = arcos

 

五、图解法

【例题】(94全国高考题)重为G的物体系在OA、OB两根等长的轻绳上,轻绳的A端和B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BAD上,如图所示,若固定A端的位置,将OB绳子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的过程中,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

 

G

A

C

B

O

D

 

A.OB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OB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OA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OA绳上的拉力一直逐渐减小

【例题】重G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F1F2各如何变化?

 

F1

F2

G

 

解析:F1逐渐变小,F2先变小后变大。

 

G

F2

F1

F1

F2

G

 

【例题】(湖北重点中学2008 届联考)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N

M

Q

P

 

A.MNQ的弹力逐渐减小   

B.PQ的弹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六、正弦定理法:

三力平衡时,三个力可构成一封闭三角形,若由题设条件寻找到角度关系,则可用正弦定理列式求解

【例题】(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届第一次联考)质点m在F1、F2、F3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各力的方向所在直线如图所示,图上表示各力的矢量起点均为O点,终点未画,则各力大小关系可能为( C )

 

F1

F3

F2

135°

45°

60°

 

A.F1>F2>F3        B.F1>F3>F2

C.F3>F1>F2        D.F2>F1>F3

七、三力汇交原理:

物体受三个不平行外力作用而平衡,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必为共点力。

【例题】如图所示,一梯(不计重力)斜靠在光滑墙壁上,今有一重为G的人从地面沿梯上爬,设地面的摩擦力足够大,在人上爬过程中,墙对梯的支持力N和地面对梯的作用力F的变化是( B )

 

A.N由小变大,F由大变小

B.N由小变大,F由小变大

C.N由大变小,F由大变小

D.N由大变小,F由小变大

解析:

 

答案:B

【例题】重力为G的均质杆一端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另一端系在一条水平绳上,杆与水平面成α角,如图所示,已知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F1,求地面对杆下端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地面对杆的作用力是地面对杆的弹力和擦力的两个力的合力,这样杆共受三个彼此不平行的作用力,根据三力汇交原理知三力必为共点力,如图所示,设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β,根据平衡条件有:

 

G

F1

F

 

Fsinβ=G,Fcosβ=F1

解得F= ,β=arctan

八、临界状态处理方法——假设法

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将要破坏、而尚未破坏的状态。解答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时可用假设法。运用假设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对象;2画受力图;3假设可发生的临界现象;4列出满足所发生的临界现象的平衡方程求解。

【例题】(2005·天津卷)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P

Q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解析:本题是一个静态平衡问题,由于不知物体P和Q的质量关系,所以放置在斜面上的Q物体在没有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可能受到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也可能不受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作用。设斜面倾角为,P的质量为,Q的质量为 。在没有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分别有以下几种可能情况:

①当 时,斜面对物体Q的摩擦力为零;

②当 时,斜面对物体Q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③当 时,斜面对物体Q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在①这种情况下,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在②这种情况下,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在③这种情况下,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是减小,也可能反向不变、减小或增大;由以上分析可知Q受到的摩擦力从大小来看:①不变;②变小;③变大;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故选项A、B不正确。而轻绳上的拉力可确定P物体为研究对象,由于P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P物体受力平衡,即轻绳的拉力等于P物体的重力。故轻绳的拉力不变。答案:D

【例题】(宿迁市2008届第一次调研)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两根轻绳ABAC(LAB=2L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0的拉力F,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

 

A

B

C

F

θ

θ

 

解析: 。

 

 

附:

【作者简介:李庆林,大学本科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学科骨干教师。从教十年来多年连续送毕业班,教学成绩优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论文数十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