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城子因在晋蒙阴城故址,故取名城子。公家城子位于城东南。相传北宋时冯姓建村。据《公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公姓自上东门迁居此村。因公姓势大族旺,随改村名为公家城子。因不久公姓在富家寨山前建一村名前城子,故与其对称又名后城子。因该村在岸堤水库洪水线内,现已搬迁至原村南1公里处,原村址业已变为良田。
据史书记载,西晋时蒙阴县治所由联城一带迁移至现城东南十华里处公家城子。《山东通志》载:“晋蒙阴县,故城在县东南十里,今为公家城。”《续山东考古录》云:“晋蒙阴县,故城在县东十里,今公家城。据杜预注:晋县在蒙城东也……”《蒙阴县志》亦云:“晋蒙阴城在县东十里绵山下,周围二里,云为晋蒙城。”
今公家城子古时地处济(南)新(沂)公路要道。现存遗迹有正方形的城墙墙遗址,遗址四角都有大的土堆,是初建时土城墙遗迹。以后在旧城墙遗址上重修的墙,以石筑基,上边是三合土结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所修防土匪的围墙。墙外的护城河,也清晰可见,城墙原有东、西、南三座城门。
遗址中央偏西,有三处古建筑遗址,当地群众称为“堂楼”。其中正中的一处,规模宏大,门向正南开,有五层门,大门外有石狮、石鼓、上马石、拴马石分列两旁。据考证,唐楼建筑群,是后来修建的,与晋城无关,更不是晋城县衙所在地。
遗址东南有点将台,台面不大,似是人工筑成;东门外有节孝牌坊一座。遗址东二里处和东汶河北岸有疑王冢及古坟地多处。
http://s10/bmiddle/6b9460e3t7c8d67227639&690 蒙阴城故址 公家城子" TITLE="晋 蒙阴城故址 公家城子" />
晋蒙阴城故址 遗址 脊瓦残件
http://s16/bmiddle/6b9460e3tdd8608d1e12f&690 蒙阴城故址 公家城子" TITLE="晋 蒙阴城故址 公家城子" />
晋蒙阴城故址 遗址
脊瓦残件
晋蒙阴城故址 遗址官道
驿站石桥
晋蒙阴城故址 遗址 官道
驿站石桥
晋蒙阴城故址 遗址 官道
驿站石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