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雅汉语 初级 起步篇II] 第三十一课 飞机晚点了 教案

(2011-07-06 22:00:19)
标签:

对外汉语

博雅汉语

初级

起步篇ii

第三十一课

飞机晚点了

教案

杂谈

分类: 教学

[博雅汉语 初级 起步篇II]

第三十一课 飞机晚点了

小胡老师 教案

一、导入


    去近的地方,比如就在北京市内,可以坐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去远一点儿的地方,比如河北、山东,可以坐火车;去很远的地方,为了更快,可以坐飞机。而坐飞机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问题,比如飞机晚了,行李丢了等等,那么这一课就是关于坐飞机的。


    引导学生看题目“飞机晚点了”。

 

二、生词


    1、提醒学生注意声调,由学生轮读一遍。


    2、教师带读一遍。


    3、提醒学生盖住拼音,再由学生轮读一遍。(两次轮读,错开顺序)


    4、解释生词:


       1)直接解释

 

          晚点:[(车、船、飞机)开出、运行或到达迟于规定时间]
          火车/飞机/轮船晚点了。我晚点了。
          天气不好,大部分飞机晚点了。

 

          正点:[(车、船、飞机)按照规定时间开出、运行或到达]
          飞机正点起飞/到达。飞机正点了。

 

          接:[迎接]


          送:[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
          我来中国的时候,没有人我,也没有人来北京机场接我。
          父母太忙了,每天都是爷爷奶奶接孩子上学。

 

          航班、次
          从北京到上海,每天有多少/趟/个航班?晚上十二点的这次航班可以打折。
          如果你要去机场接人,你应该知道他的航班号。

 

          查:[翻检着看,查词典,查地图]
          看你的笔记本、书、卡片、电脑等的内容,以确认或者知晓
          A:我的学费交到什么时候?
          B:好像是下个月,请稍等,我一下(看电脑记录)。

 

          机会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可以交中国朋友。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来中国。

 

          遇到
          刚才在去买咖啡的路上,我遇到了以前的同学,他又来中国了。
          遇到不会的问题,你可以问老师。

 

          父母:父亲和母亲

 

       2)实物展示

 

          晴转阴
          拿当日《信报》,让学生在第一版找到天气预报信息,朗读日期、天气情况、气温,如2010年6月8日,晴转阴,18度-30度。
          扩展生词:晴间多云、东南风转南风。

 

       3)反义词总结
          正点<->晚点   进<->出   接<->送   
          起飞<->降落   晴<->阴   父亲<->母亲


三、课文


    1、学生分角色读一遍。


    2、教师带读一遍。


    3、学生分角色再读一遍。(两次朗读,错开角色)


    4、根据课文,设计提问,由学生回答。


       1)题目是什么?

          飞机晚点了。

 

       2)玛丽和李军是在哪儿遇到的?

          飞机场。

 

       3)谁先看见谁?你怎么知道?

          玛丽先看见李军。玛丽叫李军:“李军,李军”。玛丽说:“你一进门我就看见你了。”

 

       4)谁先到飞机场?你怎么知道?

          玛丽先到。玛丽刚送走父母,李军来接姐姐(姐姐还没到)。如果李军先到,接走了姐姐,就不可能遇到玛丽。

 

       5)玛丽的父母回国了,回哪个国家?
          玛丽是加拿大人,可能是加拿大。

 

       6)李军姐姐的航班快到了,她从哪儿来?

          泰国。
          她是泰国人吗?

          不是,李军是中国人。

 

       7)玛丽的父母,李军的姐姐,一样的都是坐飞机,不一样的是什么?
          父母走,姐姐来。
   
       8)谁的航班正点,谁的晚点?几点起飞,几点到?
          玛丽父母的正点,下午两点十分按时起飞。
          李军姐姐的晚点,应该是两点半,晚点二十分钟,两点五十到。

 

       9)根据上面的时间推测一下儿玛丽和李军遇到的时候是几点?2:30左右
          还有/再过多长时间,李军姐姐的航班就到了?20分钟以内一定到。

 

       10)李军等了半个小时,那么他什么时候到机场?

          两点二十左右。

 

    5、语言点讲解


       1)一...就...
          “你(李军)一进门我(玛丽)就看见你了。”
          李军进门,玛丽看见李军,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很短。为什么?可能李军和玛丽很熟悉,可能李军像姚明一样高,可能李军的衣服、样子、行为很奇怪等等。

 

          表两个动作前后相继:
          今天他很累,一洗完澡就睡觉了。(不看电视、不看书)
          她的孩子很小,需要人照顾,所以她一下课就回家。(不在外边娱乐)

 

          表条件和结果:
          他很害羞,一说话就脸红。
          他不喜欢看书,一看书就困。
          我对牛奶过敏,一喝就拉肚子。
          她怕吃辣,一吃辣就长痘痘。

          人一多,我就紧张。
          孩子怕我,我一抱,她就哭。

          一喝就醉,一醉就吐/发酒疯。(不会喝酒)

 

       2)都:表示已经
          都三十岁了,还跟父母住在一起。
          都三十岁了,还没有工作。
          都三十岁了,还向父母要钱。

          都八点半了,老师还没来。
          都八点半了,学生们都还没来。

 

          A:我都三十了。
          B:都三十?才三十!还很年轻,我都六十了。

 

       3)是...的


          强调句早已学习和练习过了,学生照猫画虎都可以做对练习,但是仍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强调,主动运用性较差。所以此部分侧重还原课文例句的语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用强调句的场合。黑体部分为课文例句。

          P4 三 是...的
          1、
          A:他是哪个大学的?
          B:好像是中华大学的。
          C:......
          A:他毕业了吗?
          B:看起来没有。
          C:不对,不对,我想起来了,他是去年从东方大学毕业的。

 

          2、
          A:你们的航班怎么总是晚点?我要接的客人还没到。
          B:对不起,我查一下儿。这个航班是下午四点到北京的。
          A:啊?!对不起,是我弄错了。

 

          3、
          A:你的词典跟我的一样,怎么比我的便宜呢?
          B:这本词典是在学校的书店买的。

 

          4、
          A:你不是说刘老师来了吗?我刚才去找她,她不在办公室。
          B:我是在图书馆看见刘老师的。

 

          5、
          A:去一趟哈尔滨这么便宜啊!
          B:我们是坐火车去哈尔滨的。

 

          6、
          A:大家都迟到了,怎么他们没迟到?
          B:他们是骑自行车来学校的。(堵车不会影响到骑自行车)

          或者

          A:他们怎么迟到了。
          B:他们是骑自行车来学校的。(骑自行车太慢)

 

          7、
          A:他怎么没买邮票就走了?
          B:他是来取包裹的。

 

          8、
          A:你太客气了,来就来吧,还带着礼物。
          B:我不是来看你的,是来看李军的。

 

四、练习


五、作业


    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玛丽和李军的对话,当时他们在机场偶遇,玛丽来送父母,李军来接姐姐。第二部分是玛丽的日记,记录的是同样的事情。


    作业设计为写一篇“李军的日记”,模仿课文中日记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气等,以李军的口吻写同样的事件,看谁写得准确并且更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