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N>6),我们在上海为一家著名机构管钱。当年也是熊市,合约的约定又不能空仓,我们的基金经理做了一个组合,仓位比较低。市值随着大势波动震荡下行,因公司刚刚成立,大家情绪也比较低落。
团队中W君,原某著名上市公司董秘兼副总,慕名投到我们团队的。刚开始还有抱着学习的态度,安排他做风控,比较谦虚,一段时间后怨气渐生。多次向我表达对基金经理的不满,我开始不以为然,告诉他基金经理老江湖很有经验的,市场不好,保存实力最重要、活着最重要。随着市值震荡下行,他的牢骚越来越大,抓住每一个机会批评投资经理。同时又不断地给我写一些投资的思路和方案,开头基本上是:“现在的投资存在几个问题.......如果我做投资经理,会如何如何......”。
某日,恰逢市场大的波动,我们市值损失加大,W君实在忍无可忍,呼吁马上开会,更换基金经理。我考虑大家都是合伙人,还是尊重大家意见。所以同意开会。会议在复兴中路的一间精致的咖啡馆进行。很顺利,原来的基金经理也很疲惫,在列举完他的十大问题后,主动要求下来。
谁上?环顾大家。Z君当仁不让的举手说:“关键时候,我来”。理由如下:1、我有十几年实业的经验......。
2、我作为风控目睹了前任操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3、我自己私下也计划考虑了很久......。
总之,理由是很充分,大家也没有意见,OK。当决定下来之后,我抬头看见午后阳光下Z君那张由于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接下来大家强化了一下风险控制的制度,明确一下隔天早上进行账户的交接,下午进入操作状态。
当晚,微醺的Z君和我说了很多交心的话,基本上是回报知遇之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干一场、力挽狂澜之类的话。
第二天上午交接顺利,下午2点多,风控打电话给我,说:Z君下午全仓买入**股票,半小时后跳水,跌幅超过平仓线,已强制平仓。
晚上开会,我宣布免去Z君基金经理,理由不是跌幅大,而是满仓。连基本的仓位控制意识都没有,谈何投资?他从上任到下来合计半天,或者说两小时不到。
然后呢?据说这位兄弟在做红酒生意,据说又和合作的拍档分手,单干了......。
当然,最终合适人上了之后,这个账户我们还是赚了大钱。
结论呢?在资本江湖,“投资难就难在它看起来很简单。看、说、做永远是两码事,如果你不能确定做好的话,最好还是多看,少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