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劫运密码:子丑寅卯,干支劫变,赤马红羊,闰七不闰八

(2023-01-14 16:01:01)
标签:

文化

六十甲子

纳音

红羊劫

闰八月

分类: 原创文章
劫运密码:子丑寅卯,干支劫变,赤马红羊,闰七不闰八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标记时间。

 

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顺次相配,得到60个干支组合,称之为“六十甲子”或者“六十花甲”。

 

六十甲子可以用来标记年、月、日、时,排完以后,再从“甲子”开始下一个周期,无限循环。

 

一个周期,也称之为“一甲子”。

 

一个人活到六十岁,就是“花甲之年”,他可以说:“我活了一甲子了。”

 

在古人的“气运”时间观里,宇宙秩序从“常”走向“非常”,也就是走向失常、失序;再从“非常”走向“常”,由无序到秩序。

 

这称之为“劫运”。

 

由此,天干地支也不仅仅是标记时间的符号,古人还赋予干支特殊的吉凶含义。

 

这种迷信附会,专门术语叫做“干支劫变”或者“干支劫运”。

劫运密码:子丑寅卯,干支劫变,赤马红羊,闰七不闰八

天干以“甲”为首。

 

看六十甲子表,有“甲”的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个,这称之为“六甲”。

 

地支以“子”为首。

 

看六十甲子表,有“子”的是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个,这称之为“五子”。

 

道教经典《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所列举的灾厄之年,“六甲”之年都在其中。

 

尤其是甲子年,首先它是六十甲子的起首。

 

其次,还有“下元甲子”与“转关甲子”的说法,这要放在以后谈论“三元九运”再说。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的这句口号,正是受了道教的影响。

劫运密码:子丑寅卯,干支劫变,赤马红羊,闰七不闰八

“五子”之年中,除了甲子年,最有影响力的是庚子年。

 

道教经典《女青鬼律》一再提到庚子年,“一则大乐后相恐,天地运会故令然”。

 

庚子,代表着天地气数运行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所谓“天地运会”。

 

为什么?

 

要先引入一个概念“纳音五行”。

 

我们通常说的“甲、乙属木,寅、卯属木”,这一类干支五行,是“正五行”。

 

干支相配之后的六十甲子,通过五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生成的五行属性,叫做“纳音五行”。

 

纳音五行,把“五行”分得更细,每一“行”有六种,比如“金”就有:海中金、金箔金、白蜡金、砂中金、剑锋金、钗钏金。

 

看六十甲子纳音歌,甲子纳音五行是金,丙子纳音五行是水,戊子纳音五行是火,庚子纳音五行是土,壬子纳音五行是木。

劫运密码:子丑寅卯,干支劫变,赤马红羊,闰七不闰八

五行归于中央土,五方神圣数字一、三、五、七、九归于中央一。

 

甲子金,丙子水,戊子火,庚子土,壬子木,“五子”归于中央庚子土。

 

专门术语叫做“五子归庚”,中央庚子土统领十二地支之全气。

 

因此,庚子年是气数转变之年。

 

公元1900年就是庚子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跑,第二年签订了“辛丑条约”。

 

《太上洞渊神咒经》特别提到子年、丑年,民间秘教又加上了寅年、卯年,所谓“子丑年,末劫年,人吃糠,天无光。……寅卯后方是太平年。”

 

历史上能完美对应子丑寅卯年的是清朝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

 

1876年丙子、1877年丁丑、1878年戊寅、1879年己卯,连续四年华北大旱,史称“二百馀年未有之灾”,消失了约1300万人。

 

其中以1877年丁丑和1878年戊寅最为严重,所以称为“丁戊奇荒”;河南、山西灾情最深,太原府100万人消失了95万,所以又称为“晋豫大饥”。

 

以中国地方之大,历史之悠久,农业社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当然能找到几个对应的,不必大惊小怪,不对应的还是绝大多数。

 

看六十甲子表,每个“六甲”之年,统领十年。

 

其中“甲辰”统领的十年中,有两个重要年份:丙午、丁未。

 

南宋的柴望著有《丙丁龟鉴》一书,认为丙午、丁未之年是国家的“厄会”,罗列了历史上丙午、丁未之年的事变。

 

最著名的是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

 

靖康元年丙午闰十一月丙辰日汴京破城,宋徽宗、宋钦宗二帝金人虏。

 

靖康二年丁未二月丙寅日,金太宗下诏废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三月丁酉日二帝被掳往北方

 

丙、丁五行属火,配五色为赤;午生肖是马,未生肖是羊。

 

因此,“丙午丁未之厄”也常被称为“赤马红羊劫”,简称“红羊劫”,事实上,丁未年也往往比丙午年更惨烈。

 

其实,“丙午丁未”的说法,并不始于柴望。

 

早在元代张雨《玄品录》中就记载了,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靖康之变”的十几年前,提醒宋徽宗“红羊赤马之厄”,徽宗没当回事。

 

大约是“靖康之变”对华夏刺激太大,才有了“赤马红羊”的说法。

 

《丙丁龟鉴》以及后来的《续丙丁龟鉴》,这些书中所列的多数都是牵强附会,毕竟以中国之大,哪一年都会有点事的。

 

对当代人来说,已过去的丙午、丁未年是1966年、1967年,即将到来的是2026年丙午、2027年丁未。

劫运密码:子丑寅卯,干支劫变,赤马红羊,闰七不闰八

农历置闰月,是常见的事,但是“闰”这个字就代表着多出来的,不是正位,不正当,在正常秩序之外。

 

由此,民间对“闰月”有迷信附会。

 

尤其是“闰八月”,有谚语说,“闰八月兆兵荒马乱”,“闰七不闰八,闰八拿刀杀”。

 

这些说法是来自于清朝时,民间秘教所宣扬的“闰八月不祥”。

劫运密码:子丑寅卯,干支劫变,赤马红羊,闰七不闰八

八月对应地支“酉”,酉的方位在正西,五行为金,金主杀伐。

 

在五行长生诀中,酉是金的帝旺,就是说,酉是五行金气最旺之时,当然也是杀伐之气最旺之时。

 

闰八月,等于是金气最旺之后,又来了个旺上加旺。

 

因此,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以及孙中山领导的早期活动,往往会选在八月,尤其钟情于“闰八月”。

 

事实上,清朝好像就是犯这个“闰八月”,所谓“清朝不宜闰八月”。

 

清朝时期,闰八月的年份是1680年庚申1718年戊戌1851年辛亥1862年壬戌1900年庚子

 

1680年,虽然“三藩之乱”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吴世璠再到昆明,使得第二年,清军血战数月,才破城。

 

1718年从七月到九月,清军与准噶尔部西藏喀喇乌苏(今西藏那曲)附近开战,史称喀喇乌苏之战”,结果是清军全军覆没,统帅额伦特总督战死,侍卫色楞被俘遇难。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本来是有机会捂住”的,到了这年的闰八月初一,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862年太平军与清军在浙江地区激战,被太平军占领的杭州是最惨的时候,浙江收复后,整个杭州府消失了300万人,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口。

 

1900年是庚子年,加上闰八月,义和团,八国联军不用说了,还有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这一年的闰八月十三,惠州三洲田起义,孙中山打响了反清的第一枪。

 

天理教林清起义,虽然不是“闰八月”,却也和“闰八月”有关。

 

1813年癸酉,按照嘉庆皇帝的《御订万年书》,是闰八月”的。

 

这一年的四月二十三日,钦天监发现历法有误,奏请皇帝后,改为第二年“闰二月”。

 

林清原计划在闰八月十五起事。等官方历书发下来,他发现与民间历书不一样,竟然没了“闰八月”。

 

他自然不信邪,依然在九月十五日(原来历书的闰八月十五日),率众闯进北京紫禁城。

 

虽然失败,却也把嘉庆皇帝气得不轻。

 

尽管“闰八月不祥”之说,在朝野传得沸沸扬扬,清朝还是有人批驳这种无稽之谈的。

 

王锡祺专门写了一本书《闰八月考》,统计了从汉朝到清朝两千多年间,共有61次闰八月,其中多数并没有什么重大事变,不祥”之说,都是穿凿附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