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在斗争中爆发,就在斗争中死亡——公务员内部斗争

(2014-06-04 19:00:09)
标签:

公务员

分类: 公考新闻

  一天,与朋友聚会时聊起工作,他们表示特别羡慕我们干行政工作的,因为他们觉得在教育上干着人际关系比我们机关的更复杂,每年为了评职称,不知有了几多欢喜几多愁,我说你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感觉我们的工作清闲,是呀,每天上班有热茶一杯,报纸若干,随时可以学习,可是要说机关时的斗争应该与之相比是有过之而不及吧。工作几年了,看着身边的人争权争势的劲头一直都没有减下来,倒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演越烈,也许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吧,外面的人看着嫌难受,里面的人斗着正高兴。写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无意将自己的个人观点强加于他们身上,只说说我所看所思所想。

  先从初上班时的情况说起吧。头两年参加工作时或多或少吃了点苦头,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与校园生活脱了节,沾不上边,说说遇到的一个晋升超快的领导,称A吧!我上班时A领导当办公室主任已有三年了,年龄也超过四十岁了,当我慢慢熟悉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听到同事背后议论说A领导正在跑关系,想弄个副县当当。因为他的文化水平本身不高,最后弄了张党校文凭,学历自然就从小学变成大学了。有时想想我们中国独特的政治理论培训基地----党校,我就想笑,因为自己和朋友们都不能免俗,偶尔也得去混混。同事们都说A领导的人民币多,肯定能如愿。后来,一办公室同事在值班时,接到上级领导的电话,让A领导去接,谁知A领导当即在办公室激动哭了,弄得同事特别的不好意思,悄悄给我们说,一个大男人一大把年龄了为了升个官哭,那是个啥事嘛!反正那个官也是花了几万元买的。我一直不能把他哭的样子和他平日训人的样子联系起来,感觉很不真实。这个领导的升迁或多或少还是让办公室的同事们刮目相看,别人都说衙门里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假。

  说说B同事吧!B初到我们办公室来的时候还是一个普通的科员,第一学历是高中,可是他写一手好毛笔字,可能是平日看的书还比较多,感觉说话很有意思,因为他父亲当时是一个在职的正科领导,同事们都说他只是来办公室镀金的,用不了多久就会走的,我那会可没那种远见卓识,因为本身对这些也不是太感兴趣,也不懂,只操心自己的工作怎么才能干得让领导挑不出刺来,少挨得训。也因为如此,应该说对周围的男士构不成威胁,所以倒也过得相安无事,B同事工作能力还不算太差,半年后就调到基层去当副科级领导了,没过多久,就升成正科领导了,按照干部正常晋升的速度,他的速度确实赶上了“深圳速度”,让周围的很多人在议论此事的时候很有一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不得不承认,很多人说在官场上混有个好老子胜过有能力有本事没后台的这句话的正确性。

  C、D、E三个同事乃是一个科室的,三个人各有千秋,C同事是他们科的科长,D同事是某大学毕业,E同事是某大专院校毕业的,分别属各领导的秘书,因工作需要新成立一个科,而另一个科的科长一职位也是空缺,当组织部门前来考察时我们都想着领导其实都已经内定了D和E,肯定不会改变什么了,时间定在某日上午考察,D、E在上班前都来给我们打招呼拉选票,结果下午结果出来E落选,某科长职务的桂冠落到了新进人员的头上,可让我们大跌眼镜。C科长很会做人,在事后立马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为E叫屈,当他在叫屈的时候,我心里在想这马后炮的事谁都会干,只能说是做做表面功夫罢了。这件事证明了机关的一条潜规则:在机关里说谁升谁降,一定要看到文件才当真,口头上的全是空谈。后来听内部消息说新进人员为什么能当科长是由于后台关系远远比E的后台关系硬得多。

  朋友说现在的公务员招考实在太热了,大家应该多看点反面例子肯定就不会这么热了。朋友所在的单位是在市上一个部门,去年他们单位通过公开招考招进了两个人,其中一人称F吧,当时在县上是某单位的科长,好歹也算个副科吧,通过笔试面试,分数挺高的考进了他们单位,试用期一年,组织关系也没有办过去,还在县上,他平日为人比较低调,朋友由于接触的是财务工作,年前上班时准备造表给诸同事发奖金,问领导给不给F发,领导说,不用造了,准备让他和另外一个人回去,朋友没敢多问,只是暗想难道是因为F和另一位没请过领导吃饭吗,怎么马上就要到试用期了又给退回去了呢?要说没工作能力,人家在县上的时候已经是副科了,一个科长怎么能说没有一点工作能力呢,朋友说还是领导不满意,对新招的两个人都不满意,我笑称,你们领导也喜欢用免费劳动力,把人用上十一个月多一点,工资一分钱不用你们掏,奖金一分也不发,把人家发配回去,而F的科长职务已经被别人占了,他得从科员干起了。朋友说她才开始从思想上感到太残忍了,可是最后发现市上其他部门很多都搞过这种活动的,这无疑是对招考人员的一次戏弄吧!

  G同事初到办公室来,任了一个副职领导职务当着,感觉是一个很斯文的人,从他的说话和做事上看,有时也有不成熟的表现,他不太注重打好群众基础,与同事们相处的很平淡,如果办公室人在一块聊的话,他来了,那么话题肯定是打住了,然后就散伙,我对他说不上欣赏也谈不上喜欢,某日组织部门传来消息,要来考察干部,准备给办公室解决一正科待遇,G同事估计自己胜筹在握,也没去拉选票,结果当选票结果出来的时候,同事们把票都投给了我们喜欢的一个领导,这位领导本身对这些名和利也不是太在乎,在民意测评上G输了,输就输在胜的决心太大,把名和利看得太重,此后此公一直相当的郁闷,每天来上班,脸一直都很沉,我不太喜欢看到那样一张脸,感觉有那么点影响心情。后来因为他分管的工作也不是太如上面领导的意,所以权力被分了些出去,G成天来上班也不是太忙,索性称病在家休息了。现在几个月不来上班,好像从同事们的工作中淡出了一样,没人提起。想想觉得真是没什么意思。

  再说说H吧,H一直是我敬重的领导,副县级,当他还在位的时候,拍马屁的人实在是太多,记得有一次大清早七点半来上班,他从楼梯上下来,手上拿着石榴,看见我招呼我过去,说拿在手上没法处理,我请同事们吃,同事们说,这大清早的就有送礼的给H领导,而且H领导平日对办公室工作人员还是挺和蔼的,比较平易近人,不象别的领导那样,动不动就摆出一个臭架子让人BS。在一次换届中,H领导因为年龄到了,升成正县级咨询员,手上从此没有实权了,也就是所谓的“明升暗降”了,昔日拍马屁的人一溜烟全不见了,H领导要坐个车回家,昔日热情的派车领导也开始动不动找借口推辞。有一次给H领导通知会议,因为外面的雨下得特别大,在通知结束时,他让我给办公室领导说派个车去接他,我给办公室领导打电话,结果领导让我给他说让他自己去打个车,我当时听着心里特别难受,要是是一把手要用车,你会那样说让他自己去打车吗?然后我给他打电话没敢说实话,就说了办公室的车全派出去了,联系不到司机,撒这个谎的时候都有一种心酸的感觉。他说算了,他不来开会了。我想对他来说昔日繁华已成过眼烟云,没有人能当永久的官,可是现实中的人还是太势利。H领导偶尔到办公室来,他喜欢到我们科室来喝茶聊天,但到某些科室去,以前一见领导就站起的有些同事见是他来了,坐在椅子上动也不动,也懒得去倒杯水,没法说这样的现实真的还是太残酷。如果让我许个心愿,我想许一个愿,就是身边的人能够不那么世俗,当你在力所能及的时候能给别人一点温暖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有时,你所给予的只是一点点,却能让别人感动很多。

  说说机关的文山会海吧!

  记得有一次到年底了,召开民主测评会议,不仅要测评同志们一年来的工作,还要测评领导班子的工作,为了提升会议的规格,办公室领导特别邀请了大领导参加本次会议,提前也做了相关的准备,会议开到一半时,让秘书上的一班工作人员来提意见,几位同事们引经据典的,说得头头是道,据说提前还是写了稿了,每个位发言的还是从不同角度来谈问题,感觉他们说的很诚恳,很实在,因为很多话都说到我们大家的心坎上去了,比如说,希望领导关心一下同志们的生活,提高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我们这个地方的工资水平可能目前在全国属于中下水平),他们选择了很文的方式说出来,结果轮到大领导发言了,大家都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在座的几位大领导,他笑咪咪的看着大家,但说的话可就不是含笑的了,同志们越听怎么越不是那个味,才发现他用着自身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我们有什么要求不要向领导提,领导是不会喜欢爱提要求的工作人员的。会议结束后,几位秘书私下给大家说,他们被小领导弄去当炮灰了,难过呀难过!不过通过这件事我们算是明白了,领导嘛什么时候都希望马儿跑得快,但最好不要停下来吃草,希望同志们象牛一样干活,但挤出来的是奶!!

  有一次参加妇女干部培训会议时,这位领导的总结发言中有一段给我们几位女同志印象很深刻,他说凡是爱在上班时间溜出去买菜的一般在政治上是没什么前途。有时我和同事开着玩笑就说,现在看来,上班时买菜的人没什么前途,可是我们没买菜呀,怎么前途也是大大的没有呢?:)

  从工作以来每年的文件总是数不胜数,动不动就是让我们好好领会文件精神,传达贯彻新的东西,前几年上级说要减少发文量争取达到以前的三分之二就足够,可是现在的口号是实现无纸化办公,实际工作中仍然用的是纸,而且浪费更大,毕竟文件量的走势逐年上升,我们几个年轻人经常说看来只要办公室运转一天,森林的树木就得多死几棵。有时看着这些空洞的思想理论的东西,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好远好远,只适合在思想总结中提一点如:不断加强理论水平之类的话时还能用得上。

  机关工作发文时最怕出现发出去的材料有错别字或者格式出现错误,我们办公室一直很注意这个问题,但有一次可能是会议太多,终于出现了失误,由于校对把关不严,居然在下发的文件中的第一页出现了几处失误,把乡镇名字都弄错了,大领导发现了训小领导,小领导训我们这些兵,逢会就说,到最后把我们培养得习惯看文件先看有没有错别字,毕竟这样有损我室形象。

  每年筹备大型会议是我们工作以后的常事,由于办公室里所有科室的同志们全体加班,有时为等领导看文件打字室更是灯火通明,等他们把文件印好了,我们就来装订,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把文件装了袋已经是天明。有一次出现了一件比较意外的事,大会开始了,轮到大领导讲话,谁知他念到一半,就念不下去了,下面的一位正科领导看情况不对,估计是领导的稿子中少了一页,立马把自己的文件递上去,领导才继续念,结果会议结束后才知道,领导手中的文件一共接近三十页,出现十四张后缺了一页,并且十六张以后的还给装反了订一块去了。不用说,这次会议结束后,办公室全体挨训,糗大了,严重的把办公室的形象给全毁了,领导那个气呀没得说,小领导被训得灰头土脸的,同事们自然也没得好日子过,办公室的气氛那段时间也空前的出现了低潮。不过经历了这些更懂得了只要是在机关工作,就离不开文字,如果把生活中的马虎用在工作中来,不管怎么样也会出现大问题的,如果领导再给你上纲上线,那就彻底的没法混了。

  有时觉得机关就象是一个刺猬群,刺猬之间离得近了,彼此会受到伤害,离得远了,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又太冷,必须得在温暖与疼痛中寻找一种合适的距离让我们得到一种平衡,于是我们在这一次一次的磨练中变得成熟,变得圆滑,而所谓的成熟和圆滑也只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而披上的一层“外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