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瓜石,烟雨旧金都

标签:
台湾金瓜石水湳洞金水公路黄金博物园区 |
分类: 秀丽台湾岛 |
汽车一路前行,经过北部滨海公路,于水湳洞渔港转入蜿蜒而上的金水公路。路两侧山体连绵起伏,绿草如茵,经过雨水的洗涤更显得绿意十足、生机盎然。
刚进金水公路,远远就能看见如城堡般的台金公司废弃的选矿场,俗称十三层遗址,最早是日治时期为处理矿砂生产粗铜的选矿场所,原有的选洗矿相关设施已拆除,但仍留有选场基座、废弃炼金工厂等设施。十三层遗址是昔日金瓜石一带最大的选矿场所,是金瓜石地区黄金工业最佳的历史见证,近年来也常有MTV在此取景。
山下水湳洞聚落的房屋依山就势,宁静而古朴,如一幕旧电影从车窗滑过
著名的黄金瀑布就在长仁社区附近的自强桥旁,自六坑坑道中持续流出酸矿水,在经过山坡地时,于岩石上会沉积出一层极为亮眼的金黄色氧化铁,成为一层金黄坡道,白花花的水流沿坡而下,映着金黄色的山石,极为壮观瑰丽。
基隆山,位于九份与金瓜石之间,是一座锥形死火山,海拔约588公尺,因形似鸡笼早期称为鸡笼山。我们熟知的基隆港名称也源于此。
高处向北回望水湳洞渔港,金水公路蜿蜒蛇行,右侧可见号称世界上最长的废弃排烟管道以及硕大高耸的三个大锅炉。
为了记录金瓜石那段产金历史,台北县政府主导、台电与台糖共同开发,于2002年起将原台湾金属矿业公司办公室、废矿坑、日式房屋等建筑予以重新整建,设立黄金博物园区,成为台湾首座以生态博物馆为理念的博物园区。
天空的雨时下时停,忽大忽小,进入园区的游客都穿上了雨衣或撑起了伞
一部电影使金瓜石与九份人气超旺
金光路上的四连栋日式宿舍,建于1933年,最早做为矿场日籍高阶职员宿舍之用,战后又成为台湾金属矿业公司的高阶职员宿舍。宿舍均为四户一栋的型式,砖木水泥构建,家庭居住的规模,四户都有各自的玄关、客厅、起居室、厨房、浴室、厕所等设备,前后设有简易花园。
台湾现存不少日治时期由企业兴建的员工宿舍,称为「社宅」,金瓜石的日式宿舍区即为典型代表之一。此区的日本宿舍,内部建材多使用台湾桧木。为顺应山区地形,所有日式房舍均整齐排列于坡地上,横向的宿舍区则由垂直的石梯作为彼此的连络道路。其住宅的类型可大至分为:
独栋独户、双并、连栋及长屋等四大类。而住宅面积、样式,会因住户在公司职位高低而有所不同。四连栋式的日式宿舍,在台湾已不多见。
路边的矿石模型,主要矿坑区所在山称为本山。
雨中游人
金瓜石派出所,1933年(昭和8年)设置,1983年(民国72年)改建,2004年(民国93年)11月修复。
矿工食堂咖啡馆,这里专门为游人提供和矿工们吃的一样的矿工便当,非常有特色。
长长的台阶通往黄金神社,黄金神社是日治时期日本人修建的神社,现仅存2座鸟居等遗迹。
坑道旁的大型鼓风机及通风管道,据说为当时东南亚最大动力的鼓风机
对面的铜山里聚落,高处为劝济堂,其顶楼供奉10多米高、25吨重的关圣帝君铜像,是金瓜石重要地标和守护神,更是东南亚最大的关公铜圣像。
黄金博物馆是重新整建旧有的台湾金属矿业公司办公室而成的,以九份、金瓜石地区的采矿历史和相关矿业文物为展览主题,一层入口处的金矿脉模型
金饰品展示
博物馆二楼,成色999.9,重量220.30千克的大金砖。
从黄金博物馆原路返回去太子宾馆,太子宾馆又称第一宾馆,位于金瓜石派出所和邮局东南方上面约100米处。1922年,日本田中矿山株式会社为了迎接当时日本皇太子裕仁驾临金瓜石视察矿产,仿其住所兴建了太子宾馆,但后来皇太子因故并未成行。光复后由台金公司接管,作为招待外宾之用,1987年台电公司接手后依原样予以整修,做为金瓜石采矿历史的见证及珍贵资产。2004年配合黄金博物园区向公众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