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班牙巴塞罗那高迪巴特约之家不和谐街区 |
分类: 阳光西班牙 |
说起米拉之家,就不得不提到高迪的另一名作--巴特约之家(Casa Batlló),反之亦然。来西班牙之前看到的许多资料都有“外看米拉,内看巴特约”的说法,还有很多朋友由于时间短,会在二者中选其一。将两栋住宅相提并论,我想大概有如下理由:都是高迪建筑后期自然主义名作;建筑时间接近,巴特约之家在前,米拉之家紧随其后建成;地理位置接近,一左一右分处在同一条大道--格拉西亚大道两侧,之间仅隔着三个街区。
巴特约之家所处的街区位于格拉西亚大道的西南侧,介于一百街路口与阿拉贡街路口之间。这个街区并排而建着巴塞罗那最重要的五位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建筑作品,由于建筑师的风格迥异而造成这些建筑彼此不和谐、不统一、不搭调,因此又被称为“不和谐街区”,其中最著名的三处建筑是:蒙塔内尔设计的叶奥.莫雷拉之家;卡达法尔克设计的阿马特耶之家;高迪设计的巴特约之家。
巴特约之家并非初始建造,同样仰慕非常仰慕高迪的才气的纺织商巴特约先生将原房子买下后,把这幢房子交由高迪改建,从1904年开始至1906年,高迪同茹若尔在原建基础上合作装修改造了这一工程。
客观的说,外观巴特约之家的第一眼远不如米拉之家那样抢镜,与通体亮白并处街区把角位置的米拉之家相比,巴特约之家偏暗的色调以及所处的位置,使其在气势上低调了许多,这一点甚至不如同一街区的蒙塔内尔设计的叶奥.莫雷拉之家。众多不甘寂寞的大师建筑,分走了巴特约之家的许多眼球。
改造完成之后巴特约之家尚且如此,可见当时的设计之难,要想达到“出类拔萃”的效果,必须要有“出类拔萃”的设计思想。为此,聪明的高迪将一个神话故事做为自己设计理念的来源:加泰罗尼亚的英雄圣·乔治为了救出被恶龙困在城堡里美丽公主,与恶龙展开搏斗并用剑杀死恶龙。屋顶十字架形的烟囱代表英雄的利剑,鳞片状拱起的屋顶是巨龙的脊背。外立面构思独特的阳台形如面具,与人骨造型的支架一起代表了被恶龙吞噬的人类。
如此设计让凡走近巴特约之家的人无不感到震撼。它的外墙以彩色马赛克作为装饰,面具造型的阳台和骨骼形状的立柱,增强了故事的奇异气氛。整幢建筑具有耀眼的美感,令人不禁要赞叹大师的奇思妙想。它色彩鲜艳,外墙面不规则,阳台的独特形状都显示出高迪这个鬼才和一般设计师的不同,当时这座建筑竣工时,巴塞的市民都以惊异的眼光看着它,称它为“骷髅之家”“幽灵之家”因为它就是那么独特,那么诡异。

站在门前仰望,墙面凹凸起伏,如圣家堂。

巴特约之家不俗的外表愈发轰炸着观者的眼球,而其内部才是整栋建筑的精华所在。高迪在此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的想象力,使其“不仅其表、更具其里”,“内看巴特约”所言不虚。
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带有柔软的线条,墙面也如同波浪起伏一般。沿着楼梯往上走,感到壁纸明暗的变化,仿佛墙也涌动起来,扶手的端头卷了一根设计精巧的立柱,像是海草包围了一颗明珠。
楼梯的扶手,是那条恶龙的脊骨吗?

巴特约之家整体的设计找不到刚毅的直线条,完全是由各种曲线造型构成,弯曲而波动,这是一幢毫无棱角的建筑作品,是一栋“柔软”的建筑。顶灯、壁炉,每一扇窗,每一道门,任何角落,高迪都花尽了心思,将柔软理念贯彻在每一个细节。
这个顶灯像不像昆虫的复眼?
蝉衣?
熊爪?
二楼前厅的屋顶就是一个大漩涡,漩涡的中心装了一盏状如飞轮的大吊灯。大厅的柱子和窗框都像是骨头,给了厅堂有力的支撑并且对波浪形房顶有了过渡。四周墙面及屋顶都有漂亮的花纹,门带有波浪形状的曲线,上面还有贝壳一样的通风窗。高迪在此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并且在原本自然物种的基础上进行了童话和魔幻加工。

屋顶吊灯

异形门
通往上层的楼梯,游人止步
不规则的木块,拼出规则的木门
这间屋子与后厅之间,用毛玻璃窗相隔,既有相隔的过渡,又满足了采光的需求
二楼的后厅比前厅略小
后厅有门通往后院
巴特约之家的后院是一处漂亮的庭院,是巴特约家族举行聚会、派对的地方。高迪亲自设计了庭院地面、花墙的花色极其复杂的贴砖
庭院的花墙与大楼的前脸相互呼应,这里依然是海的世界
巴特约之家并未全部开放,巴特洛先生的后代仍在此居住。
高迪绝非是一个只做表面文章的建筑师,他对人在建筑里的舒适性看得十分重要,这也符合他在建筑设计中诠释自然的原则。巴特洛公寓的占地面积远不如米拉之家大,因此高迪设计了一个并不宽阔的垂直日光天井,天井顶部直通屋顶的采光窗,多变的蓝色调构成了这座天井的装饰主基调,犹如海的中心。
在每一层朝向天井的窗户下面设计了一排三个细长的通风口,中间安装了可旋转的木窗,它的作用就像鱼腮一样,通过旋转可以控制打开的程度,调节居室通风的速度。
高迪对天井颜色和材质的考虑也非常用心,他采用光亮表面的方形瓷砖,从上到下颜色越来越浅,这样低层可以借助更多的白色瓷砖反射进来更多的光亮,而高层的深色瓷砖也可吸收过多的刺眼的太阳光;上深下浅的设计,使得站在天井中的任何一层都能感觉到天井中蓝色调的一致。
天井内的设计非常巧妙,墙上的窗户随楼层的增高不断变小,这是因为越靠近天井的顶部光线越强,减小窗口的面积能有效地控制进入室内的光线,而低层加大窗口的面积,能够使更多的光线进入室内,这样就保证了不同高度的房间可以接收到大致一样的光量。
天井里有一部老式铁笼电梯,电梯门安装的是一种漂亮水纹玻璃,给进出电梯的人一种置身水中的感觉,非常奇妙。
巴特约之家一直没有公共资金的拨款,高昂的维护费用使得巴特约先生的后人渐渐担负不起,便将一部分房间向公众开放,借此收取一定的门票费用用以修缮和保护高迪的这件作品。对外开放的时间选择在纪念巴特约之家建成一百周年的时刻,开放的房间除了一、二层以外,还有屋顶与阁楼。
从阁楼的窗遥望夕阳中的巴塞罗那街区
阁楼位于楼顶的“龙腹”之中,高迪使用了其精巧的悬链拱设计,置身其内,犹如穿行鱼腹
空间结构真如五脏六腑
屋顶通往下层的楼梯
巴特约之家的楼顶真是个奇幻世界,来到屋顶的时候,夕阳即将落下,险些错过这最迷人的光线
“鱼骨”阁楼的外表面就是那条色彩斑斓的恶龙,龙的脊背裸露在楼顶上,白色的三维十字架恰如利剑刺入龙身。
天井天窗
西班牙景点大多提供导览器,可租用,按标注的号码,了解相应介绍。
靠庭院一侧的屋顶围墙
沐浴在夕阳中的巴塞罗那街区
乘坐巴特略之家的老式电梯下楼,来到纪念品店,出售各种各样的巴特约符号。
杯子
与入口楼梯的木制并加铺地毯不同,出口楼梯为白色大理石台阶,扶手也较简单,色调更偏冷一些。
走出巴特约之家,得空欣赏它的近邻--阿马特耶之家,标志性的三角形屋顶上,透露着屋主巧克力商的身份。
装饰复杂的窗
“不和谐街区”一角的蒙塔内尔设计的叶奥.莫雷拉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