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平凡记录
平凡记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98
  • 关注人气:1,2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011-10-01 09:05:25)
标签:

国子监街

孔庙

胡同

旧京街巷

古建筑

分类: 北京原风景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国子监街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因孔庙与国子监在此而得名。 是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国子监街有着700多年悠久历史,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的风貌。元代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忽必烈在大都城的崇仁门(今东直门)内的这条大街上修建了“国子学”。到元大德六年正式修建了孔庙,元大德十年在孔庙西正式修建了国子监,体现了“左庙右学”的规制。明崇祯八年(1635 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则有了这样的记载:“都城东北良隅,瞻其坊曰‘崇教’,步其街曰‘成贤’,国子监在焉。”清时称“成贤街”,民国以后称国子监,1965年称国子监街,“文革”时称红日北路九条。

  东西贯通的国子监街全长669米,平均宽度11米,乾隆皇帝赞其为“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

  1984年被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市唯一一条以街命名的市级文物保护街道。古老街区内集中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孔庙等大量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北京市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牌楼街,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并以其幽雅、宁静、庄严、神秘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成为北京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景区。

  国子监是自隋以后为中国官方最高学府,历代王朝都在都城建有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初毁弃,改建北平府学,成为北京地区的最高学府,永乐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后,改北平府学为北京国子监,同时保留南京国子监。由于元末明初的战乱,现在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建筑遗存极少,绝大部分建筑为明清所建。

 

1、国子监街东临雍和宫大街,街上偶有“喇嘛”走过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小胡同内的“武打片”。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国子监街上还有祀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庙、祀灶王爷的灶君庙。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4、临东口北侧,有一家私人博物馆--北京松堂博物馆,免费参观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5、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6、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7、墙上镶嵌砖雕的门神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8、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9、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0、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1、木门的雕花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2、石刻,据说与百日维新有关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3、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4、街两侧的民宅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5、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6、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7、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8、孔庙大门外东西两侧街北十几米处,各立下马石碑一座,碑上分别用满、汉、蒙、回、托忒、藏六种文字刻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对圣贤的恭敬。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19、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0、孔庙,元大德六年(1302)开始营建,十年(1306)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在旧址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易为黄色琉璃瓦。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孔为大祀。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1、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内有进士碑林,共有石碑198座,上刻元、明、清三代进士5万余人的姓名,袁崇焕、曾国藩等人的名字均在其上。孔庙内也有不少柏树。有一株位于大成殿西侧,相传明时的奸相严篙代嘉靖皇帝祭孔,行至树下,被树枝掀掉了帽子。于是相传柏树有知,称此树为“除奸柏”。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2、孔圣人像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3、孔庙前的影壁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4、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5、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6、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牌楼,额题“国子监”。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7、国子监是自隋以后为各朝最高学府,历代王朝都在都城建有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初毁弃,改建北平府学,成为北京地区的最高学府,永乐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后,改北平府学为北京国子监,同时保留南京国子监。由于元末明初的战乱,现在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建筑遗存极少,绝大部分建筑为明清所建。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8、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掌管国学政令的机关。国子监设有礼、乐、律、射、御、书、数等教学科目,当时的人如果能在国子监上学,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国子监的最高长官称祭酒,元代的著名学者许衡便做过这里的祭酒。他手植的柏树存活了好几个世纪。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29、国子监前的影壁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0、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1、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2、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3、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4、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5、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6、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7、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8、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39、火神庙,始建于明代。其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正殿及东西配殿、大殿内祭火神及关帝、财神、鲁班、药王、药圣等,原还有三座碑,现为民居,碑已当作台阶或砌在墙内,故无法得知其内容。各殿虽存,但改变太大,院内小棚林立,使人无法窥其原貌,唯山门还保留着昔日寺庙的痕迹。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40、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41、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42、夕阳西下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43、西口
【北京】漫步国子监街,品味旧京街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