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BSCS生物教材及其特色

(2010-11-22 10:44:1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理论与方法

美国BSCS生物教材及其特色(李庆文  吴相钰)

1 BSCS简介

    BSCS是“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的缩写。前苏联的卫星首先上天震动了美国朝野,美国认为自己的教育落后了,于是,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提出要加强中小学教育。同年,便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出资建立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课程研究机构,以提高中学的教学质量。后来,其它类似的组织均未保留下来,只有BSCS一直保留至今。40年来,BSCS编写了许多中学生物学教材,现已发展到编写大学教材,以及生物学以外的其它学科(包括社会科学)的教材,还组织和举办各种有关生物学的教学活动,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均有较大影响。

2 BSCS生物学教材

    BSCS最突出的贡献是编写了一系列高中生物学教材。这部分教材经过近2000位生物学教授、专家、中学教师、教育家、心理学家和艺术家的共同研究,历时4年,在15万学生中试教,经多次修改,最终于1963年9月正式出版,耗资14.3万美元。全部教材分为3种不同的版本,分别有所侧重:一种侧重于生态学内容(绿皮本),一种侧重于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学内容(蓝皮本),一种侧重于个体水平的发育和遗传(黄皮本)。尽管如此,3个版本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共同的,即不限于传授固定的传统的生物学知识,要让学生知道生物科学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BSCS对生物学课程的改革,引发了世界性的生物学教育改革的浪潮,许多国家先后采用了BSCS的教材、教法和教学思想。在70年代中期,就已有63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BSCS的教材,翻译成了21种文字。这些国家中,不仅有发达国家,也包括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在60年代后期引入了BSCS的黄皮本作为高中生物学教材。

3 BSCS生物学教材的主要特色

3.1 BSCS生物学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根据事实,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应有的概念,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真正把所接触的知识内化成自身的东西,而不是由教师把概念灌输给他们。BSCS生物学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其内容之中。

 

 

    BSCS的教材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式的学习。BSCS教材中的实验大都为“探索性”的,实验的课时数加起来超过总课时数的50%。有的实验只需1课时,甚至不到1课时,有的则超过1课时,甚至要连续进行几天(每天只需10-20min)。教学内容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先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形成新的概念和观点,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个探索式研究的基础上,再安排完整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学,这样的教材体系使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去。因而,BSCS的生物学教材中的全部内容不安排课堂讲授,而是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学课文,在课堂上除进行实验外,就是讨论,但也可以用少量时间安排学生自学课文。教师的任务是准备和指导学生作实验和野外实习,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研究,在必要时帮助他们。此外,教师还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解答问题及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等。例如,BSCS生物学教材开宗明义的第一节课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观察”。实验包括讨论共需要90min。实验内容是由教师准备10份不同的生物标本(包括活的和制作的标本),让学生分组轮流观察,并作记录,然后,让学生互相查看记录。因为教师完全没有教给学生如何描述一份标本,所以学生的描述五花八门,记录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很难从别人的描述中辨别出所说的是什么标本。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要描述一个生物并不容易,要描述得准确则更难,这就为以后学习生物学的描述打下了思想基础。所以,实验后的讨论非常重要,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就会对如何进行观察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3.2 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面对“知识大爆炸”的时代,BSCS没有选择“增加课时,增加知识量”的做法,而是把目标落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上,这包括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工作方法学习、科学思维方式训练、科学态度和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BSCS的教材内容不是把一系列名词术语教给学生,也不是要学生去记忆和背诵分类系统,而是要学生了解生物学中的最基本的原理,如进化、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遗传的延续性、生物体内到生态系统内的调节和稳态等等。这本教材还要使学生通过生物学的学习,懂得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等等。总之,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不断提高其生物学素养,使学生不仅认识到生物本身及其与整个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复杂性,而且认识到获得并检验新知识、摒弃旧的错误的观念和不断开拓,日益趋近于真理的途径。

    在BSCS的教材中安排有大量的称为“今日生物学”的短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介绍美国的科学家如何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事迹,以及美国科学家为世界文明所创造的高新技术成果。这种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很要的一个方面。这些介绍性的内容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励学生。教材还安排学生对国家的环境、资源、艾滋病等多种社会问题进行讨论、辩论,从而架设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促使学生在接触到种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问题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3 教材内容的开放性

    BSCS的教材内容在设计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教材内容的开放性。教材的编写者们希望学生通过BSCS教材的学习后懂得,科学研究是一种开放性的智力活动,没有什么知识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有限的,而认识的活动则是无限的和永无穷尽的。今天认为是正确的,将来未必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其原因在于科学方法总有局限性。由于科学方法有局限性,因而科学研究也有局限性。依据这一指导性原则,BSCS的教材内容都是开放性的,包括学生身边与生物学知识有关的社会现象的分析,如地球的容纳量与人口关系的介绍和讨论,艾滋病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由它产生的医疗保险、人身权利及职业保证等社会问题,世界范围内生态系统面临的危机,非洲正面临的饥饿,以及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等社会问题的讨论等等。对生物科学发展前沿的信息,如基因的筛选与应用、克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核酸和朊病毒等均有介绍。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考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以及对人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这套教材考虑了社会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无限性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当前全球性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来说,借鉴这套教材的成功经验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