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染病与免疫”知识盘点及概念辨析

(2011-05-23 14:38:01)
标签:

教育

“传染病与免疫”知识盘点及概念辨析

前言:传染病和免疫的重点是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等,这些内容在历年中考几乎都涉及,并占有一定分值。在复习时,还要注意与微生物部分联系在一起。

一、传染病与病原体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其特点为:流行性,传播性)

1、病原体——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3、特点——传染性和流传性

4、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例析:

1.在以下人类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糖尿病    B、坏血病     C、肺结核     D、白化病

解析: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坏血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C引起的;白化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病;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因此属于传染病。

答案:C

2.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                                                 

A.血吸虫        B.钉螺        C .正常的人     D.血吸虫病患者

解析:病原体能使人或动物感染疾病,它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钉螺是血吸虫的宿主,正常的人是血吸虫病的易感人群,血吸虫病患者是传染源。

答案:A

二、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与传染病的预防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例析:

3.甲与乙为同班同学,由于甲得了流感而使乙也得了流感,乙在得流感前后的身份是:( 

A.传染源 、传播途径               B.易感者、传染源

C.传播途径 、易感者               D.易感者、传播途径

解析: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来讲传染病患者和携带病原体的人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传染病可通过空气、水、饮食、接触、生物媒介等途径传播。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要流行起来,必须具备着三个环节,只要缺少了其中一任何个环节,传染病都不能流行起来。乙在得流感前是正常的但对流感缺乏免疫力,因此此时乙是易感者;乙得了流感后,他(她)可通过空气把病原体传给其他的人,故得病后的乙是传染源。

答案:B

4.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

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A.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C.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

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对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有:搞好卫生,消除传播媒介生物,进行消毒。保护易感人群方面做到

不要与传染源接触,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并预防接种。因此可知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C

三、人体的三道防线与免疫

比较三种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感

 流感患者

 

空气、飞沫

传播 

 抵抗能力弱的人

肝炎

肝炎患者或

病毒携带者 

 饮食传播

 与传染源饮食接

触而无抗体的人

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或

病毒携带者

 体液传播

 直接或间接接触

传染源体液的人

例析:

5人体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这属于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唾液中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起到溶解病菌的作用是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B

6.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          B.皮肤阻挡致病细菌侵入人体内

    C.特定的抗体抵抗相应的抗原        D.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解析:人体第一道防线是指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到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有的,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皮肤阻挡致病细菌侵入人体内、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和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分别是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特定的抗体抵抗相应的抗原,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可清除相应的抗原。是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C

7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为(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C.抗原和抗原                         D.抗体和抗体

解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抗体是一种蛋白质,而抗原一般指的是病原体(或异物),也包括被移植的异体器官。抗原是人体产生抗体的前提条件,抗体是在抗原侵入后才产生的。人体的某种抗体只能清除相应的抗原(如麻疹病毒的抗体只能抵抗麻疹病毒,而不能抵抗其他病原体)。抗原一般是来自体外的,而抗体是由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因此,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为抗体和抗原。

答案:B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的概念辨析

一、人体的免疫功能:(三道防线)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人体的三道防线

http://s14/middle/6b8a61ebha3ebc2098fdd&690  1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一、第二道防线诗人生来就有的,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antibody)。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antigen)。

   第三道防线称为特异性免疫。(出生后产生的)

二、非特异免疫与特异免疫的区别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1)、人体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皮肤、粘膜)

a:皮肤有角质层,可以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b: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呼吸道上和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扫异物(病菌)

2):人体第二道防线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中含有溶菌酶,破坏病菌

b: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2、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骨髓、胸脾、淋巴结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3、两种免疫功能的联系

相同点:都能对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免疫的功能)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联系: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免疫的基础,当病原体突破了非特异性免疫的防线,特异性免疫就可发挥其作用了。特异性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的后续防线,是人体免疫的最后“堡垒”。

4、二者之间的不同点: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而特异性免疫则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三、例析:

1.(2009新疆)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种过麻麻疹疫苗的人不再患麻疹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皮肤的屏障作用

解析:疫苗是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注射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来清除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只包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皮肤的屏障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答案应该是A

答案:A

2.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区别:1抗原一般是病原体,但也包括异体器官等。抗体则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2抗原来自体外,抗体则是由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的。

联系:抗原是人体产生抗体的前提条件。抗体是在抗原侵入后才产生的。一定的抗体与抗原想结合。如麻疹病毒的抗体只与麻疹病毒相结合,并清除麻疹病毒。

2.(2009天水)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的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一位SARS患者(乙)的体内,能够提高疗效。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抗体     B外毒素      C抗原       D疫苗

解析:患者甲感染SARS病毒后,由于已经治愈,在其体内的血液中就存在该病毒的抗体。因此,把甲的血清注射给患者,就是给患者提供了SARS病毒的抗体,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答案:A

练习反馈:

1: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麻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有:①这个人过去得过麻疹;②这个人过去接种过麻疹疫苗)

 

2:假设通过计划免疫工作,已经使某一种传染病在我国终止了传播,是否可以确定这种传染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如果可以确定,你认为可以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苗吗?为什么?

(不能确定这种传染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因为有的病毒或细菌能在人体内或其他环境中潜伏很多年。不能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苗,因为这种传染病有可能会再次出现,例如:从国外传到我国等。)

 

3: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办法来预防吗?为什么?

(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方法来预防。因为有的传染病的疫苗人类并没有生产出来,例如:爱滋病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