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软发布Teams新功能,支持全球教育的未来

(2020-06-15 21:54:58)

超过1.5亿学生、教职员工、学校领导和老师已经在积极地使用微软教育产品,并以Microsoft Teams为中心进行远程教学


微软发布Teams新功能,支持全球教育的未来


北京,2020615——微软今天宣布推出“Teams教育版系列功能,让师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年采用全新的远程和混合教学形式。这些功能包括:视图界面扩展到最多可容纳49个参与者、自定义背景、课堂洞察分析以及虚拟分组讨论室等。


在调查了微软教育社区包括全球各地教师和学校领导在内的近500名成员之后,微软发现远程教学工具的使用量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其中,61%的受访者认为下一学年会采用混合教学(包括远程和现场教学)形式,87%认为线下课堂中会应用到更多的技术。


微软亚太区教育事业部总经理Larry Nelson表示:很多老师和教职员工是第一次将新工具纳入其课程中,而学生也同时在体验新的学习方法,这将对他们的未来成长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由于师生之间在疫情期间需要保持距离,所以帮助老师找到与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方式就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数字世界中保持积极性和参与度,并步入学习和成长的正轨。


新的远程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创造引人入胜、有趣且包容的内容,以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此,老师需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采用一个远程教学数字工具中枢,同时保持安全的教学环境。事实上,超过1.5亿学生、教职员工、教育机构领导和教师已经在积极地使用以Teams教育版为中心的微软教育产品来进行远程教学。新的“Teams教育版系列功能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向老师提供新的方法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字化学习。


  • 一个屏幕可容纳49个参与者:Teams将把视图界面扩展成7x7网格,最多容纳49个参与者,从而加强学生的参与性以及社交和情感连接。预览版将在本月末上线,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上线更多功能。
  • 虚拟分组讨论室今年晚些时候,老师将能够创建虚拟的学生小组,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接触和合作。
  • 加强学生的参与性“Teams教育版中,学生可以在班会中以数字化的方式举手。老师还可以看到考勤报告,并且今年晚些时候还可以查看班级洞察分析——这是一个智能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通过新的趋势视图展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交作业的比例、活动指标和分数等。 


微软发布Teams新功能,支持全球教育的未来

  • 会议大厅保障学生安全和控制课堂体验是关键。Teams中新的会议选项可以防止学生在无人看管的状态下开始会议,并让老师确定谁可以出席会议,确保只有指定的学生才可以加入某个会议。
  • 自定义图片和个性化学习空间由于家人在共享空间内工作、生活和学习,使用Teams时,除了选择背景模糊和提前选好的背景图片,学生和老师还可以自定义其图片,即个性化布置自己的学习空间。
  • 集成合作伙伴的产品“Teams教育版现在还集成了KahootPreziGO1NearpodPiazzaGaggleMoodleCanvas等合作伙伴的产品。未来,微软将继续集成更多合作伙伴的产品,让学校更轻松地使用Teams


向学生提供无障碍且包容的教育 


微软还在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dgeTeamsOneNoteFlipgrid和我的世界教育版中内置了沉浸式阅读器(Immersive Reader)等学习工具,让父母能够帮助阅读水平各异以及存在阅读或书写障碍的孩子。目前,全球每个月有超过2300万患阅读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人使用沉浸式阅读器。


在教育方法方面,微软的工作重点和核心理念就是创建无障碍教育。微软翻译教育版(Microsoft Translator for Education等新体验让老师能够以母语与学生及家长交流,并通过文字和音频帮助学生学习读写。


公私合作对于教育机构的未来成功至关重要


微软将继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诸多全球非政府机构和非营利机构合作,利用技术知识来支持全球各地有着迫切需求的社区


与此同时,老师、管理者和学校领导还将能够在远程教学社区内分享自己的故事、小窍门或提出问题。在这个包含6000多个成员的社区中,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提供职业发展资源和辅导,作为对当地管理者和学区提供的资源的补充。微软商店的教学专家还将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新的资源和研讨会。 


欢迎访问我们的远程教学网站博客,了解有关这些新体验和合作伙伴关系的更多信息。有关最新功能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此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