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持“互联网安全日”,微软倡议人们“做一件事”重视安全上网

(2014-02-11 15:57:16)
标签:

微软

it

网络

安全

——Jacqueline Beauchere 微软公司首席网络安全官

为支持2014互联网安全日”,微软倡议人们做一件事来重视安全上网并让这件事情成为自己日常数字生活的一部分。为了配合这项活动,我们今天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互动网站——安全在线。在这个网站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为网络安全做一件事”的承诺,同时也能了解到其他人在保护自身网络安全方面做了哪些事情,还能得到相关的即时提示来改善且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数字生活。


这些提示包括:


  • 锁定设备和在线帐户:在手机上使用安全性高的密码和独有的四位数PIN码。

  • 在安全网络上保存敏感交易信息:包括支付账单、银行交易或购物交易。不要在蹭来Wi-Fi或公共Wi-Fi环境下透露个人账户信息。

  • 保护自己的网络声誉:主动了解互联网上有关你本人的各种信息,定期对了解到的相关信息进行重新评估,建立切实、积极的声誉。

  • 保护您的社交圈:使用隐私设置管理你分享的信息和分享的对象。有选择地发布内容和添加好友。

 

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一部分,即让大家知道,在网上保护自己比想象的更容易。

 

在过去的三年中,微软开展了一项名为“计算安全指数”的调查,旨在评估人们为保护自己的电脑、手机和重要信息而采取的措施。

 

该调查包含24项保护措施。受访者采取的措施越多,指数得分就越高,最高分为100分。

 

去年,MCSI研究人员调查访问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0名年满18岁及的成年人。这些受访者的平均指数得分为34.6。很显然,人们为保护自身上网安全而采取的措施自2012年以来并没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使用设备内置的特性和功能方面,受访者的得分相对较高。在安全设置方面,调查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84%的受访者开启了防火墙,82%的受访者激活了自动更新。

 

尽管大部分受访者(60%)都认为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能依赖于技术公司、政府或者其他人,只有自己才最能发挥作用。但调查结果却表明,在日常数字生活中,他们并没有积极主动地保护自己。例如:


  • 只有五分之一(21%)的受访者表示曾利用网页浏览器的过滤功能来阻断网络钓鱼攻击

  • 只有31%受访者主动学习了保护个人网络声誉的最新方法,或者是对发送的短信内容有所选择。在调查中表示会利用以下手段保护上网安全的受访者则比例更小:19%的受访者表示会使用技术工具来编辑或删除信息、以保护个人声誉,另有15%的受访者会使用搜索引擎来实时监测在线个人信息,而会使用相关服务来纠正不准确信息的受访者则仅占10%

  • 只略超有三分之一(36%)的受访者表示会对网络上出现的个人信息数量加以限制,或者会通过学习最新方法来防范身份盗用(37%)。

 

让互联网用户暴露在更多风险之下的往往正是这类日常活动。例如,15%的受访者表示遭到过网络钓鱼攻击,1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职业声誉曾经受损,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身份曾遭盗用。在中国这些比例甚至更高:31%的受访者曾受到网络钓鱼攻击,职业声誉受损和身份遭到盗用的受访者比例也分别达到19%和14%。

 

这些风险可能会带来高昂的代价。根据受访者的反馈,在网上恢复受损的职业声誉代价最为高昂,人均损失达到535美元。解决身份盗用的成本平均为218美元,而网络钓鱼攻击造成的人均损失为158美元。

 

这些数字累加起来是相当可观的。网络钓鱼在全球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26亿美元,身份盗用造成的损失可达24亿美元,恢复职业声誉的成本则达到45亿美元之巨。

 

要想保护自身的网络安全,我们能做的事有很多。不过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每一个人都从“做一件事”开始,我们的网络安全将能得到多大的改善!

 

如需进一步了解我们在互联网安全领域开展的工作,请访问我们的安全中心,或者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