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能走多远,靠的不是速度,而是战略

(2025-10-21 04:34:39)
分类: 社会知识经典

读《毛选》:路能走多远,靠的不是速度,而是战略;人能立的稳,靠的不是运气,而是这3点。

原创 港哥读书 港哥读书
2025年10月20日 21:31 江苏



屈原曾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就像是一场长征,可怕的不是走得慢,而是发现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很多人急着追赶时间,急着来证明自己,以为只要跑得足够快,就会领先。


但真正能成事的人,从不靠速度来取胜。


而是像骆驼一样,能沉得住气,一步一脚印的穿过沙漠,慢而有恒,方得始终。


教员的一生,就是一部在动荡中求稳,在复杂中求简,在逆境中谋势的教科书。


我们总以为厉害的人全靠天赋和拼命,却没看到他们藏在背后的这三种关键能力。

01

方向感:看清往哪走,比拼命往哪跑更重要


红军在撤离井冈山时,选择避其锋芒、南下赣南、整顿内部、来寻找新突破口。


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革命的形势紧迫,应当多打胜仗,才能鼓舞士气。


但教员却放弃攻打大城市,转战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


他认为当时的革命力量很弱,像一颗小石子,是不可能打破国民党这口大水缸的。


只有上山积蓄力量,等小石子变成了大石头,将来才有实力去打破大水缸。


刘震云说过:“人生的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现实中,我们许多人的失败,不是输在不够努力,而是败在看不清局势和方向。


方向错了,速度没有意义,方向走对,慢点没有关系。


就像一艘没有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越努力向前就会越迷茫,努力的第一步不是闷头向前冲,而是抬头看清路。


02

判断力:能看清利害的底线,不被情绪推着走


1946年,国民党集中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意图凭借兵力速战速决。


国军采用铁壁合围的战术,还扬言要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共军,局部战场的压力巨大。


有一些人慌了,担心若不及时退守,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


于是想要收缩防线,通过空间来换取生存的时间。


但教员却认为,敌强我弱只是暂时的表面现象,敌人线长兵疲、后勤不稳的弱点才是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


于是开始分路突围加上外线牵制。


在军队跳出包围圈后,不断的开展游击战,迫使国军抽调兵力回防,为后续粉碎全面进攻争取了主动。


这就是教员判断力的核心:看穿表象、击中本质、敢于突围。


放到今天,我们许多人依旧陷入战术勤奋的陷阱。


看起来很努力,只是机械的完成任务,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和思考。


要知道忙并不等同于有效,有效率也不等同于有效益。


想要选择大于努力,就要提高我们的判断力。

03

定力:能扛事的人,是从稳里赢出来的


1947年,国民党二十万大军围攻陕北,有人主张东渡到黄河比较安全的地方避险。


教员站在全局的视角,认为不能走,若陕北丢失会引起全国皆乱的恐慌。


还要拖住国军为其他战场争取到有利的条件。


后面,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扭转了战局。


这份冷静与定力,是战场胜利的分水岭。


冯唐说:“每个人都该有个笃定的内核,才不易被风吹散。”


放到今天,一个人能否扛事,不看学历、不看背景,要看心能不能稳。


很多人遇到挫折就想否定自己,遭遇误解就容易心态失衡。


做事三分钟热度,口号喊得响亮,脚步却绵软缓慢。


这是定力不稳的表现。


有定力的人,遇事心不乱,没定力的人,遇事处处摇摆。


人生有起落是常态,关键是要学会稳住。


写在最后


决定人生层次的,从不是能力的差距,而是战略的高低。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修修补补眼前的事。


而有的人,却能从一次失败中看出十年之后的格局。


路能走多远,看的是我们能否看清楚方向。


人能立多稳,看的是我们能否扛过时间的周期。


教员用几十年证明了,真正的成功,不是战术的灵活,而是战略的笃定。


速度只能让我们暂时的领先,战略才能让我们走到终点。


真正掌握这三点,不仅成事,更能长期成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