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逻辑去炒股,而不是用感觉》

(2025-08-26 10:51:10)
分类: 股市知识经典

慢就是快的慢哥
公开
《用逻辑去炒股,而不是用感觉》
《用逻辑去炒股,而不是用感觉》

——献给每一位在股市反复纠结、怀疑人生的散户

一、导语:你以为自己在炒股,其实你在赌命运

很多人嘴上说自己在“投资”,但手上的操作却像赌场里的赌徒——
涨了两天,就认定自己是股神;跌了两天,就怀疑人生;看见别人涨停,急得不行;看见自己绿盘,心态爆炸。
一套房子你能研究三个月,买只股票却用不到3分钟下定论;
上班摸鱼看了三条微博热搜,就敢满仓梭哈一只票。
然后呢?
你的账户变成了过山车,你的情绪每天随着K线起舞,你根本不是在“投资”,你是在用感觉炒股。

二、股市的真相:逻辑是硬通货,情绪是收割机

想一想,这一个月我们分析的底层逻辑:
政策逻辑:为什么放开通胀、反内卷、稳增长、产业政策倾斜,都是顶层设计;
资金逻辑:从银行存款到公募基金再到股市,慢牛的基础是资金结构迁移;
技术逻辑:月线筹码、趋势结构、周期切换,市场走势不是随机的。

这些逻辑,是市场的大趋势,是国家机器和资金洪流共同塑造的现实;

而大多数散户用来做决策的,是情绪——
“今天跌了,先跑吧。”
“隔壁板块涨停了,我追一下。”
“微博有人说风险,赶紧减仓。”
“今天绿了三千家,我慌了。”

逻辑是底层操作系统,情绪只是市场表情包。
你用表情包来做决策,注定被人拿逻辑收割。

三、散户的宿命:被情绪当韭菜收割

我们看散户的典型心理循环:
1. 启动期怀疑:指数刚突破,散户说“假突破”。
2. 上涨期追高:涨了20%,开始焦虑踏空,追高进场。
3. 调整期割肉:刚买就回调,怀疑人生,忍不住割肉。
4. 主升浪错过:涨回去了,骂市场操纵,心态彻底崩。

这一套下来,你发现没?
散户不是输在没技术,是输在认知结构;
市场不缺聪明人,但聪明人都被情绪绑架;
大资金就喜欢玩这个循环,因为它比什么指标都准。

结论:市场不会杀傻子,市场专杀心态敏感的聪明人。

四、逻辑的力量:市场节奏是可以推演的

回顾我们写的文章:
从“3342.01精准踩点”那条微博,就是主力在告诉你:“行情在我手上”;

券商主升浪布局,我们早已提前底位区布局,市场刚刚开始兑现;

产业链的逻辑,是政策+资源+集中度的必然产物;

放开通胀的逻辑,分批补涨、轮动造势的目的;

反内卷,通过降价和竞争出清小企业,让资源集中到头部公司,龙头公司赢得市场份额,拿到话语权,形成技术壁垒,这个时候政策出台配合。

当你看懂逻辑,你会发现:
每一次大盘震荡洗盘,都是为了集中筹码;
每一次大资金控盘,都伴随着极致的精确踩点;
每一次政策信号,都是提前至少半年给市场预期。

如果你掌握这些底层逻辑,你的心态会彻底反过来:
别人恐慌,你知道这是洗盘;
别人追高,你知道是收割;
别人怀疑,你已经躺赢。

五、为什么散户总爱用感觉?
1. 认知门槛低:学逻辑要花时间,跟风炒股简单。
2. 短期刺激:用感觉炒股像玩老虎机,每天情绪过山车。
3. 缺乏耐心:逻辑看趋势,趋势需要时间,但散户耐不住。
4. 信息过载:每天被微博、群聊、短视频轰炸,越看越乱,越乱越冲动。

问题是,这些正是市场操盘手最喜欢的环境。
情绪多、认知低、急功近利,是收割韭菜的肥沃土壤。

六、慢牛周期下的散户生存法则

市场不是快牛,而是慢牛,这对散户是好事:
快牛里,你靠运气赚快钱,最后一地鸡毛;
慢牛里,你靠逻辑赚大钱,越拿越稳。

生存法则:
1. 看大周期:趋势在月线,不在分时图。
2. 盯主线逻辑:政策扶持的行业,才有长期红利。
3. 少操作,多持仓:交易越多,情绪波动越大,账户越乱。
4. 盲区认知:别总盯短期涨跌,资金、筹码、政策才是核心。
5. 拥抱龙头:龙头公司才有话语权,小公司注定被淘汰。

七、结语:认知决定收益,逻辑改变命运

炒股最难的不是技术,是认知升级。
当你看懂逻辑,你才会发现,市场从来不是零和游戏,而是认知分层:
低认知的人情绪化操作,交了学费;
中认知的人技术化分析,被情绪带走;
高认知的人用逻辑布局,赚了耐心的钱。

所以,
别再用感觉炒股了,感觉是人性弱点,逻辑才是财富密码。

当你真正学会逻辑炒股,你就会明白,市场不需要每天拼命交易,只需要在正确的趋势上,安静地等时间来兑现你的认知红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