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仓!暴增41倍“小而美”
本周有一笔交易,这个月的第二笔,今年的第七笔。
周五开盘,买入牧原股份,约5%仓位,价格42.46元。
至此,总仓位到了91.7%,几乎历史最高位。
仓位与股价或大盘位置,应该刚好相反。
即股票跌得多、位置低,那就多买、仓位就重些。
这样涨起来的时候,才能让盈利最大化。同时,也可以止盈获得利润。
看似合理的操作,在人性的驱使下,很可能会完全反过来。
底部恐慌不敢买,高位贪婪又想追。然后就是割肉恶性循环。
当然,底部之下也许还有地下室等着呢,所以基本的估值判断和仓位控制十分重要。
至于为什么有第七笔交易。
一是,到了自己设定的加仓位,即第一次建仓后下跌10%的价位。
当初制定的交易计划,在个股基本面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就要果断执行。
向上止盈的时候,道理也一样。
二是,牧原本身没看到实质性的利空,更多是被市场疲软、消息面利空(股东大会)、融券资金爆仓等原因所累。
放量明显,看融资融券数据就会清楚。毕竟前段时间,机构吹猪肉也挺猛。
再结合股东大会董事长秦英林的相对悲观表态,市场难免吓一哆嗦。
起码那些短线博弈资金,暂且或都退下。
三是,跳出公司看行业,目前猪周期底部,业内公司基本都是亏损,属于收集筹码阶段。
底部只要你熬住了,熬到顶部到了,享受荣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股市,说到底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时间拉大点说,就是周期。
把握时间难,周期相对规律,从中有挣钱机会。
四是,牧原是行业龙头,资金链问题不大、成本最低、未来弹性大。
简言之,更令人放心一些。
同时,龙头也会被更多光环笼罩,有啥问题分析的人多,可参考的信息也多,有利于自己做判断。
五是,加仓后,牧原仓位14.5%,还算可控,对整体影响有限。
单一个股或行业,仓位不可过重,比如40%。
因为投资就是与不确定性打交道,给自己的仓位留出任何可能。
下面开始本周的“每周一股”——申昊科技(300853)。
市值很小,不到50亿。
业绩很爆,最新一季度净利增41倍,营收增1.5倍。
两方面结合,小而美。
看券商预估,今年的PEG才0.22。
细看业务,机器人相关,还与当下火爆的人工智能搭边。这要纯炒概念,也有的玩呀。
实际上,公司实打实的有不凡实力。业绩从2013年的净利润1500万元,稳健增长到了2021年的1.8亿。
业绩发布当天,股价也是给力,跳空高开。
目前还在消化过程中,但大盘连连调整,它却有随时再走主升的可能。所以,及时关注,深挖一下。
公司在浙江,成立于2002年,创业板上市于2020年,也算个次新股。
具体的业务,工业设备检测和诊断,产品中有智能机器人。主要涉及电网和轨道交通等。
用董事长的话,他家做的工业大健康。
也是2020年,被工信部批准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在翻机器人行业排名中,它有两项数据位于20家公司的第一,即每股收益和销售毛利率。
对于市值不到50亿的公司,可见实力不一般。
至于2022年的亏损,反复核对后,也无大忧。
第一,亏损金额小,6500万元。相对而言,同期研发费用就1.28亿元。
换言之,如果公司省一半研发费用,就能扭亏为盈。
第二,亏损原因上,和疫情有关,也受项目周期影响。
多是一次性因素,不具备长期干扰。
股本方面,流通在外的实际才63%,而两位实控人合计就持有32%。
筹码角度,看到这些数据后,就知道,利于后期控盘。
商业模式上,正常状态,毛利率55%、净利率25%,算极品了。
这次单拿出它来分析,不是一下子找到的,而是通过数据刷出近百个公司。
然后通过翻看技术形态,又剩下5个。
最后从这5个中,详细对比基本面各方面数据,才确定是它。
至于最后下决定的核心依据,离不开行业前景,即人工智能产业和智能机器人领域。
说到底,时代的大风刮来了,投资者站在上面沾沾光。
说完好的,也关注下潜在风险,给将来的操作提供些节点性参考。
今年7月24日,有32.5%的解禁,比例挺大,可能带来不小的冲击。
再就是应收账款,占比近半,需留个心眼,别暴雷呢。
技术上,双底结构,量能配合良好。
关键价位是32元,目前放量突破,有企稳继续上涨迹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