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笔交易;聊小市值大空间龙头

先交代下今年的第一笔交易,来得比往年晚点,眼看着都二月中下旬了。
而且,可以预期,今年的整体交易频率会大为降低。往后几年可能越来越低。
原因也简单,慢慢地懂得,投资不是今买明卖,它需要我们靠时间来换得合理收益。
短期交易若想获利,极大概率是投机。而投机之路,不会长久,影响心性不说,做大几乎没可能。
既然做不大,那何必再做,要做就应该做好做大。
至于具体的交易,很普通。卖出7%的大华股份,价格在14.1元。
时间是2月16日周四,股价突破小平台,逆势冲高。狼哥中午挂的单,反手“做空”。
结果下午就开始跌,一直跌到周五收盘。
大盘同期不好,对大华有一定影响;但更多是个股本身,涨涨跌跌都很正常。
卖完还剩约8%的大华仓位。计划着上下画线,跌到13附近再加回7%仓位,涨超15元考虑清空此票,中间波动就直接忽略。
整体看,卖完了一半的大华,仓位到了71%,持股还是6只。
依次是中概互联、医疗ETF、牧原股份、大华股份、中国平安、齐鲁转债。
下面开始本周的“每周一股”,聊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消费股——涪陵榨菜(002507)。
回顾这四年多分析了近二百个“每周一股”,消费股在占据着极大比重。比如双汇发展、养元饮品、洋河股份、恒顺醋业、白云山、元祖股份、恰恰食品等。
股市历史告诉我们,消费和医疗等行业容易出超级大牛股,尤其是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在独特经济属性和优秀管理层的加持下,都是十倍百倍涨幅。
涪陵榨菜,不论从营收、净利等财务数据看,还是市占率、群众喜好度,都是榨菜领域的绝对第一。
强者恒强、龙头效应,细分第一为我们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前提保障。
首先,看最直观的股价年K线,短期有高收益预期。
2010年上市,仅2011年、2015年、2021年、2022年出现阴线。
而且过去两年是连续阴线,今年收阳的概率极大。
调整幅度看,2020年最高55.59元,现价26.76元,腰斩有余。
作为一个细分龙头,跌得比较充分,不大可能继续深度回调。
当然,2017年-2020年连续四年大涨,跌两年缓缓也正常不过。
其次,估值位置偏低,具有安全边际。
市盈率25.4,市净率3.14,都是十年最低级别。
市值与公司账上现金对比看,237.5亿的市值,货币资金31亿,其他流动资产28亿,不差钱。
现金流也稳定,应收款基本一年以内结算,比较良性。
再次,榨菜领域质地可靠,具有相当提价权。
近十年十几次提价,真去做市场调研,价格的确有点高了,小袋装甚至超过竞品一倍。
但侧面也说明够硬气。展望未来,即便销量不涨,光靠提价也能取得基本收益。
况且公司近几年在扩张产能,预计到2028年,能从现有的27万吨增加到67.7万吨。
产品也在丰富,销售场景更加多远,向上的确还看不到天花板。
特别是2021年5月定增融资32.8亿元,机构定增价33.58元,现已被套20%,有不错性价比。
有两个数据,可以佐证其质地,及毛利率和净利率,近年来两者分别在55%和30%左右。
再次,公司管理层可以,老大周斌全专注于榨菜领域,带领公司二十余年,成熟老练。
现在年近六十,当打之年,有的期待。
从过去的表现看,比较有章法,广告营销、产能扩张、产品升级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优秀的,一般会一直优秀下去,人都是相对稳定的。
过去十年利润增长5倍,股价也上涨超5倍。但目前市值还小,成长空间挺大。
最后,大势方面,榨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又扎根中西部符合乡村振兴大计,不管消费升级、降级都能玩得转。
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说实话,乌江榨菜也是伴随了自己的成长,内心中充满认同。
由己及人,其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地位应是最宝贵的资产,只要根基在,未来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