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心中—乐山大佛游记

标签:
宋体乐山大佛黑体卧佛云岗石窟旅游 |
—送给崇尚:真、善、美、乐的朋友们
首先,我们乘坐游船在江面上观看大佛。这时,随着导游小姐的介绍,游船鸣着汽笛驶向大佛,不多时,已停在水流急湍的江中。这座早己令人心驰神往的大佛终于展现在我 的面前(图1),心里不禁一阵阵的激动!看,她背靠山岩,面江而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魁伟,神势自诺!而大佛那端坐的姿势,又很与我们新兵班长那军人标准的坐姿雷同,难道中国军人的坐姿与大佛坐姿雷同也是一种巧合?!大佛之高70米有余,相当于20多层楼高;肩之宽近28米,有如篮球场般大小;脚面宽超8米,可聚坐100人以上!它比我见过的山西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3倍,比广东南华寺佛像更要高出10多倍,比过去人们认为世界最大的阿富汗的巴史安大立佛也高出18米。乐山大佛真是高得惊人,大得出奇!神得可爱!人们在仰望她的时候,在惊叹之余,无不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与智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而,乐山大佛堪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堪与世界著名的埃及狮身人面和尼罗河帝王谷等石刻媲美(图-2)别说“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定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就是“宇宙文化与自然遗产”也不为过!
这时,我们看到在大佛左右两侧各有一条栈道,蚂蚁般的游人从左边陡斜曲折的“九曲栈道”向下慢慢移动,下落到大佛脚底时,再从右边的“凌云栈道”登爬上山,形成了一个凹字形的蚂蚁运动路线,让你从“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角度领略大佛的风采;在沿江陡峭崖壁边上,还凿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以及数百龛上千尊形态各异的小石刻佛造像,从而形成了佛教石刻艺术群……
不久,我们依依不舍地随游船离开大佛渐渐远去。当驶到对岸时,导游小姐叫我们回头远望,哦,好一幅“巨型睡佛”山水图(图3)----原来这是由我们刚才参观的过“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与其两边的乌尤山、龟城山相连在一起在江面形成了一个约4公里长“乐山卧佛” 的美妙景像。这卧佛是由广东顺德一游客在1989 年拍照时发现的。“乐山卧佛”轮廓分明,形态逼真,面目清晰,仰面朝天,惟妙惟肖地漂卧在江面上。仔细辨看,刚刚观赏过的“乐山大佛”正好位于“乐山卧佛”的胸肩处。哈哈,一个天然生就的卧佛,一个人工凿成的坐佛,天衣无缝的连一起,是天意还是巧合?真是天造地设的奇迹,从而形成了一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山中有佛”,“佛在心中”的人文与大自然奇趣组合的亮丽风景线……
上岸了,我们乘兴登临凌云山,近距离地接触乐山大佛。我们进入了乐山大佛景点区,沿途观览历代摩岩石刻古迹和旖旎秀丽的风光。奇特的是,我们观看半山腰的那个洞,在被一场大雨水冲开时露现出一尊石佛(图4) ,而这尊千百年前雕凿的石佛,其面目既不像你也不像他,却酷似一位中央领导人。我们看着都覚得形神皆似,心想难道这又是一个巧合?据说有一次几名工作人员陪同这位领导人视察乐山大佛后,当参观这尊石佛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看看佛像,又看看领导,再看看佛像,而领导人会意而又风趣地说:“像鹅像鹅”!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到底像谁,让读者看着照片猜说去吧。
我急于要看的是大佛,于是随着人流登上了一个较大的平台。一看,前面是三江汇流,后面是凌云寺(图5),再后是东坡楼。 这里风景之优美,为历代文人骚客所赞颂,忍不住我也来了一下:“登上凌云寺/放下凌云志/美哉嘉州水/心轻白云飞/ /霞染东坡楼/香薰大佛寺/三江当醇酒/诗仙醉何起”…
不管风景如何,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山岩前露出黑色发髻的大佛的头部(图6),据导游说,这大佛头高约15米,宽有10米,发髻1021个…你看看,这真是“头大如山”! 我快步走近栏栅,急切地撩开了这神秘大佛的面纱:但见大佛拔山拔水而起,眉目传神,两耳长垂(图6),鼻挺嘴抿,体态雍容,深情自若!乐山大佛如此辉煌恢宏的气势让人感到震撼!震撼之余,我联想到中国乃至世界光辉灿烂的名胜古迹真是太多了,而我看到的却又太少了…虽然我有读百卷书,却未行万里路,这怎么对得住我们的祖宗呢!
这时,人愈多路愈窄(图7),我扶着“九曲栈道”的护栏慢慢往下走,放目望去,静如处子的乐山新城与动如脱兔的三江(图8)汇流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收眼底;又俯视自己刚才坐游船逗停的江心,那波涛汹涌而又混浊的江水虽然会惹起人们 “大江东去,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感慨,但也会使有畏高症的人行走时颤颤巍巍,心跳加快,须小心行动。这时,我细看近在咫尺、触手可摸的大佛时,忽然觉得,高大威猛的大佛忽然间变成个许久没洗过脸的懒婆娘似的,脸上身上脏兮兮的(图9),心里暗暗感到难受与遗憾,问过导游才知道,那是气候变化、风雨侵蚀和环境污染给大佛脸上抹的黑… 是呀,这可爱可怜的千年古佛,为维护自身安全,将永远接受大自然与人类双重侵蚀的挑战!走着走着,我们总算下到了大佛脚前,仰望大佛,自己好像进入了小人国,显得十分缈小!这时,我背靠大佛面向三江,心潮澎湃而又百思绪如流: 这千年古佛是如何耐得住寂寞,这万年流水又如何经得住单调……
隨后,我们顺着“凌云栈道”攀爬上来后,还去参观了一番凌云寺,这才知道,乐山大佛这尊弥勒佛坐像,又名凌云大佛,建造在乐山市凌云山上的凌云寺前。是佛家弟子海通和尚慈悲为怀,为镇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募化修凿的。乐山大佛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至今己有1197年历史。后人纪念海通禅师的石雕像就立在凌云寺前。乐山大佛的建造,使闻名遐迩凌云寺锦上添花,古往今来到此游览、朝拜者络绎不绝,故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在导游的带引下,最后我们参观了“佛缘堂”。说是参观实其是购物,“佛缘堂”设置得典雅肃穆,专供售玉器,问价多则几千几万,少则三几百元一个,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只买一个中意罢!在“走过看过不要错过”经典口号的鼓动下,又经过许些佛事的渲染熏陶,再则导游也不容易,一路来说了那么多的好话,虽然听者水过鸭背,但“乐山的导游说破嘴”、“峨眉山导游跑断腿”这两句我是记得住也是可以理解的,总要表示一下佛心吧,于是我挑选了几个同款的‘白冰圆通翡翠玉佛’,寄意“圆圆满满百事顺”“笑口常开福自来”吧。第二天“跑断腿”带我们到峨眉山万年寺“开光”,在下山途中认识了两个乐观豁达且又雅气又阳光的重庆学生娒子(图11),后各送一个给他们作“佛缘”之纪念。
回来的路上,我时会感慨海通禅师开凿“乐山大佛”的悲壮之举---佛像动工后,地方官吏多次前来索取“保护费”,海通禅师却每每不买帐:眼珠两个可挖,佛钱一分不给(“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图-12)!谁都知道“斗官穷斗鬼绝”的道理,海通禅师最终“自抉其目,捧盘致之”,以失去自己的双目来成就修佛之义举。海通禅师这种敬业忘身之行,是何等的激励众心,克诚其志!对于今天我们政府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来说,不是很有启发么?!试想,没有海通禅师这些悲壮之举,又何来今日之“乐山大佛”!值得安慰的是,海通禅师的壮举,为后人留下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富,让乐山赢来了全世界的矚目,使当地老百姓得到实惠,德大莫焉!福大莫焉!但愿这就是佛家弟子海通法师“吾佛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幸福”的初衷吧!人们将记住海通禅师。
佛在人们心中!
http://s7/bmiddle/6b888f4eg9634cf8e15d6&690图2
http://s7/bmiddle/6b888f4eg9634d1488c66&690图3
http://s5/bmiddle/6b888f4eg9634d1671bd4&690
http://s16/bmiddle/6b888f4eg9634d425169f&690图5
http://s10/bmiddle/6b888f4eg9634d4dc2d79&690图6
http://s3/bmiddle/6b888f4eg9634db6a9ce2&690
http://s7/bmiddle/6b888f4eg9634ddae6ca6&690图9
http://s4/bmiddle/6b888f4eg9634e02f571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