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从幼儿园到高三》读后感——朱亦磊
(2014-02-26 08:07:13)分类: 教师寒假读书笔记——英语组 |
寒假中阅读了外研社的Teaching
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编写方式新,本书从普通教师的角度,以平等的态度想读者介绍教育理论,向读者提出问题。2.
1.
2.
3.
4.
5.
6.
7.
在诸多的案例研究后,作者认为成立学习小组可以减轻学生面对全体同学的尴尬,使他们有更多的练习语言的机会。而且作者也指出教师一定要坚持原则,一视同仁。学生在纪律面前一律平等。教师不是学生的朋友。在中学与小学,教师应该公正,要有绝对权威。教师应该对所有的学生都怀有很高的期望值,不放弃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机会。
所有的教师都需要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前后三个阶段做出一系列的决策,实施阶段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决策是最为变化莫测和考验教学机智的。因为课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场”,充斥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课堂教学也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线性过程,学生又是一个个鲜活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因而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就时刻面临着决策,教师的决策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形式和效果。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之所,课堂教学是学生成长之源。教师课堂教学决策不仅是洋溢着个性特征与主体风格的具体行为表现,决策行为背后还交织着教师的思考历程与思维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课堂教学决策是一名教师基于经验和观念,融合知识、情感、智慧等诸多因素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教师的职业生活与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重叠交错,我们的知识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经验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体验。因此,要探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将我们置于日常的生活世界中,因为我们的教学即是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出发地和归属地。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指从正式教育中获得外来的知识,还包含个体的经验的提升,以及正式教育与个体经验之间的互动。通过对个体教师的生活叙事探究,研究者可以获得对教师学习和发展过程的更深刻的理解。教师的发展不仅是教学技能等专业知识的发展,更应是自我的发展。自我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它促使教师以一个全人的状态存在,追求着精神的成长。探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探究其存在的状态,探究蕴含其生活意义的活动,而生活正是揭示人的存在的基本形式。语言与文化影响着学习和教授该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身处不同文化背景,教授非母语的另一种语言的外语教师其知识建构的方式和身份建构的方式必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考察这种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外语教师知识建构和身份建构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