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详着从老兵处得来了这张老照片,思绪一下子被拖回了1972年的冬末春初季节。
……连部要盖砖瓦房了,全连上下为之忙得不亦乐乎。
http://s3/mw690/6b87d07agd144402bd082&690
多么熟悉的场景,多么熟悉的身影!
站在房顶上的人群中,我唯一能认出来的就是那伸手去接抛上来的瓦片的胡连长,在他左右的那些小伙子让我觉得那么地眼熟,却又一时想不起他们的姓名。
耳边仿佛又响起了胡连长大声说话的声音,眼前再现的是战友们热火朝天的工作情形……
屋前和泥的两个姑娘中拿铁锨的那位是不是李月华?
带着套袖,仰面向上,两腿修长的高个子姑娘可是符庆敏?
看不清了,认不出来了,只凭着依稀记得的那姑娘的发型,只凭着依稀记得的那姑娘的身材……
想起来了!
——为了盖房用的黄沙,我们曾三个女战士一组拉着小车去一个好远的沙丘。途经的村庄里有两只到处乱跑的肥猪;有几只时而停在树梢上的喳喳叫唤的喜鹊;有一只站在村口冲着我们狂吠的黄狗;还有那村屋袅袅升起的炊烟……
想起了车上用枳棘草编织的围蓆;想起了围蓆里装得满满的黄沙;想起了冻着厚厚冰层的五加河,为节省体力我们的小车队在冰河上行进时姑娘们的笑声……
想起来了!
——为“泥水匠师傅”当小工的女战士们,在建筑工地上和泥拌沙送砖递瓦,所干的活一点儿也不比小伙子们轻。
挥舞着三齿钉耙和铁锨,费力地搅拌那掺着稻草的厚厚的泥浆,有的女战士实在是累得手臂酸疼难耐了,就干脆卷起裤腿赤着脚丫,直接跳到泥浆里用双脚去搅拌。要知道那可是塞北的初春啊……
随着砖墙越砌越高,负责传送建筑材料的小工们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可这些十八九岁的姑娘没有一个含糊过!
满满一铁锨的泥浆,连泥带铁锨能有二十斤重吧,小小姑娘操起铁锨来一个向后借力,再使劲向上一抛,铁锨就能稳稳当当地从地面飞向屋顶,落在“泥水匠师傅”的手中。
大约五斤重的瓦片,两块一摞,小小姑娘甩动单臂轻轻一扬,指哪儿送哪儿,确保着屋顶上的师傅们工程进度的需求。
……
没想起来那时候有谁叫过一声苦,也没想起来那时有谁喊过一声累。
只想起那时候为拉黄沙长途奔走,脚上起过水泡;只记得那时候紧握铁锨的双手茧子有好厚好厚……
四十年后的今天,这栋房子已经坍塌,留下来的只有悠悠的往事记忆,还有这张见证我们曾经的付出的老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