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质量,质量的好坏在于管理。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只有高水平的管理,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核心的管理工作。我校教务处不搞形式主义,实实在在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办事,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使教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浅谈教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一、全面规划,科学安排,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开展
有计划的生活和工作往往能让人思维清晰,创造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碰壁,可能会事倍功半。
每年年初,教导处总会根据学校实际,制订该年度教研工作计划,安排各科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年级科目、定授课老师,使全年的教研活动能按计划和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全校老师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每年,教务处总要组织老师们上教育教学研究课20多堂,对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等各科课程的课堂教育教学全面开展研究。教务处规定:教研课要严格按照说——授——评的形式进行。授课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全面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科学处理教材和利用教材,全面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甚至与同头同科教师或教研组长讨论教案的设计、说课稿的撰写。课中,同科老师必需参与听课,并作好听课记录。听课时,不准迟到、早退、不准接打手机。听课后,听课者围坐在一起进行热烈研讨,各抒已见,讨论该堂课的闪光点,讨论该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教学理念,讨论哪些教法是值行大家借鉴的,同时,老师们要中肯地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探讨更佳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老师们的授课水平才有不断的提高。事实证明,有不少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能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历史潮流,带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中成长。
二、注重督查,加强指导,教育教学日常工作常抓不懈
教学日常工作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这一工作做好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有了保证。为此,教务处特别注重对教师教育教学日常工作的督查和指导。按照计划,我每期对老师们的教学日常工作进行三次督查。在督查中,注意发现典型,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解决问题。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有效督查和评价老师们的工作,能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后进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授课老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三个一切”的重要体现。为了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务处一向注重后进生转化工作。在教师会上,我强调:每一位老师必须有辅优补后计划,必须对班上的后进生因材施教,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同时要搞好有关记载。为此,我对老师们的后进生转化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澄清底子,了解学生后进的原因;二是制订措施,采取哪些具体的转化方法;三是加校联系,与家长共同转化;四是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每次检查,我发现老师们的这项工作做得比较好。他们除了课堂上对后进生给予特殊关爱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对后进生补课,进行个别辅导,学生进步非常大。
四、积极开展各项研究活动,促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生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的内涵非常广。学生的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这一素质达不到要求,其他素质最好也只能是一片空白。当然,除思想素质外,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素质都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各班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活动:1学校组织开展的广播体操比赛、安全知识竞赛、快速作文赛、“六一”庆祝活动、庆“十一”书画竞赛等各种比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2各班利用班队活动课时间,结合时令、节气、节日和学生特点开展的故事会、元旦晚会、猜谜比赛、“我心中的五星红旗”、“老师妈妈您好”、“献爱心”等各种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管理能力、自主合作能力等各种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班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感受到了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是多么幸福的,感受到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的真实情感。
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是一项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在我们从事这项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感到自己知之甚少,往往对学生的提问陷入一种无奈的境地,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
我校教务处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落实学科课程标准为核心,牢固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把教师的学习成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学促思,以思促研,以研促教,这是我校促进教师成长的一贯做法。平时,老师们利用空闲时间,积极看书看报,学习先进经验,掌握新的教法,吸收新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学习,老师们深深感受到,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不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很难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从而产生紧迫感、危机感。因此老师们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其次还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优势,通过网上查阅资料,丰富教学资源。。老师们通过学习,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了,自身素质及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了。
六、积极开展班级创优争先活动,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班级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管理好构成学校的这一个个“细胞”,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开展班级创优争先活动,活动方案逐步完善,活动效果一期比一期突出,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班级创优争先活动的开展,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文明守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好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公正、客观地评价和开展好这一活动,活动是采用量化记分的办法来进行的。
学生需要激励,教师同样需要激励。激励能使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务处正是采取了激励措施,强化班级管理,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总之,管理是一门艺术,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我校教务处创建了自己的一套精细化和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在这套管理模式下逐步得到了提升。我相信,槐小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