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1-03-16 18:21:32)《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谜语,激发学生兴趣
(1)一串一串挂树上,有紫有红真漂亮。
(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打一干果)
(3)小小一把伞,落在树林中,要是撑开来,再也收不拢。(打一蔬菜))
(4)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打一水果)
(5)一串一串挂树上,有紫有红真漂亮。(打一水果)
2、学生猜谜语,师导入新课
过渡语:这些谜语都跟什么有关系?(食物)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研究“我们的食物”。(板书课题)
(从调查表中发现有的同学偏爱吃肉,有的同学偏爱吃水果,不怎么吃蔬菜,这种现象就是挑食。)
3、你们觉得挑食好吗?为什么?
过渡:有些事物你们不喜欢,可它却是我们身体里不可缺少的食物,不信,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食物营养共分享
四、争当小小营养师
4、评选最佳营养师,颁发奖品
五、课后延伸:
请小朋友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挑食、偏食的现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打算在今后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在教学《我们的食物》时,我结合本教材的生活性、活动性、儿童的主体性、开放性等四个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学目标和设计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具体的活动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活动一,一日三餐小调查,通过调查学生一日三餐情况,从中发现学生生活饮食存在的问题。活动二,食物营养共分享。了解食物的营养,树立合理饮食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意识。活动三,争当小小营养师。锻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通过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成功。
一、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理性的知识、信息不易于接受。课堂中,我通过课件展示食物的营养成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进一步让他们认识食物自身独特的营养价值。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搭配自己的一日三餐来做好了铺垫,这样学生既学了又玩了,掌握饮食常识自然水到渠成。
《品德与生活》课要走近学生的生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来自于学生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学中“争当小小营养师”这一活动,是在学生懂得了怎样吃才是合理饮食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自己搭配一日三餐,使学生把所学到的营养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知识内化为能力。
三、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使教学活动“高效”起来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特别明显,我就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多次把抽象枯燥的营养学知识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孩子们,学生可直观地获取知识,学到了本领,养成了习惯。运用远教资源服务教学,无疑使教学活动生动、简洁、高效起来。
虽然活动的效果不错,可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教材中的开放性特点。在“活动争当小小营养师”中,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制作完毕,但是让学生去思考的空间不够广阔,时间不够充分,所以整个活动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开放性这一特点,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待今后的增强。
2、由于不了解本班学生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欠缺,在今后要加强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
3、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