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围着杜牧的《清明》打转转
来到清明,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想到“清明”诗,而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一定跑不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正是由于这首诗具有太强的魅力,因而历史上就生出许多对杜牧《清明》诗的改变,但基本上都是在原诗字句的基础上改为或诗或词或什么也不是,却又往往使其意境别开生面而妙趣横生,可见汉文字内涵之丰富宽广。不过文字游戏到底还是游戏,未必真作诗词解读可耳。且抄录几例在下:
减字分别变为六、五、四甚至三言:
一、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二、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三、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四、清明雨,人断魂。问酒家,杏花村。
还有这样的:五、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改变断句为词:
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感觉意犹未尽,也来凑个热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再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