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向永春驶去,中间在高速路上休息了一次,快四点时,按地图指引,我们到达了永春的福泉宾馆后院的停车场,到二楼办了入住手续,就住进了605房。携程预订的福泉宾馆房间大,有30平方米,卫生间的热水量也大,一下子就洗去了我们一身的疲惫......
17点半,我们下楼向右,过马路去吃晚餐。小饮食店门口设立一个大招牌--喀摊,我先前上网搜当地特色美食,注意过永春的喀摊。小店里客人挺多,大多是打工者,他们喝啤酒,吃菜,没有见到有人在吃喀摊。我问店老板,门口写的喀摊有做吗,老板回答有呀,那叫叩摊(当地口音)!一人20元。
喀摊是永春的特色餐,据说有二三百年历史了,早在明清时期,五里街为繁荣的海鲜,农副产品集散地,大量商人聚集,为了吃得方便,快捷,喀摊这种独特的就餐方式应运而生,其实喀摊类似火锅,它的特点是清淡,猪骨熬汤,烫煮海鲜肉类等食材。
1979年,我曾在永春363
医院护训队呆过一年半的时间,那就是在五里街旁的地方,居然不知道当地的名小吃喀摊!这次我算是补上这一餐了。不一会,只见老板端上了一大盆煮开的骨头汤,坐在桌中的电磁灶上,然后端上了一盘盘食材,有肉滑,鸭血,黑木耳,豆腐
,蛤蜊,油炸豆腐块,鹌鹑蛋,青菜,蘑菇等等,通电煮着吃,捞着吃,我俩热气腾腾地喝汤吃饭,吃得不亦乐乎。直到我俩吃光了喀摊的所有食材,和老板结账40元!
福泉宾馆位于主干道边,高速路出口处,过往的大货车多,车子经过时房子都会有震动感。好在我们几天的奔波劳累,倒下就睡着了,一觉到天亮。因为小宾馆不提供早餐,我们就在路边餐车边解决了早餐问题,油条,煎蛋,包子,稀饭,咸菜,一共13元。
开车抵达百丈岩的停车场,时间还未到九点。只见山间弥漫着大雾,天下着毛毛细雨,寒风阵阵,能见度低。三星级的景区百丈岩,是05年后才建好的。又是05年以后建的!看来当时政府都在发掘能赚钱的路呀,建,建,建,扩,扩。扩,山上建有好几个停车场呢。我们停好车子,就进入景区门,沿着山路向上,半小时后就到了仙妈塑像前。
说过福建人信奉的神灵多,这又多了个仙妈!相传是隋代一位姓马的姑娘,聪慧勤劳,在此隐居修炼,常上山采药给乡里民众治病,深得乡间邻里赞扬。她曾被皇上敕封为公主,终身未嫁。人们修建马氏庙敬奉她的高德慈心。马氏庙始建于宋代,距今有900年之久,几经兴废,近年由旅外乡亲和乡里民众捐资重建,还成立了景区管委会。
马氏庙有公主殿,殿前一座高达3米的火山岩残块,形似点燃的蜡烛火焰,上刻有向,天,烛三字。看了路边的宣传栏,又有传说了,仙妈姓马,是玉皇大帝的三女儿(怎么考证出来的?),下凡到马家,长大后她与嫂嫂一同在民间行医治病。马仙妈的故事很多,她父亲入狱,她就进山掏蜜,说是挑了十八担蜂蜜送到皇帝那,求放父亲出狱。而皇帝吃了蜜,竟看上了她,要迎娶她入宫,马仙妈就逃进山里,皇帝只得敕封她为公主了。后来仙妈圆寂了,当地老百姓看见了这时天空出现了彩虹,说老天都显灵了,就将她的肉身制成了神像,供奉为仙妈,来保佑孩子们平安长大。
如今的仙妈寺,中秋之夜香客是最多的,占香求梦,席地而眠。还有的人则通宵达旦,在寺前赏月谈天,品桃源夜景。这一点与福清石竹山的祈梦很像呢,石竹山那是白天梦,而仙妈寺是夜晚梦。
仙妈寺的习俗还有一点与其它的庙宇不同,进寺烧香后,香客带来的贡品不是留下,而是自行带回家。我和庙祝拉呱,他告诉我,八十年代这里建了一小间的房子,供奉马仙妈,现在的寺庙已经扩大好多倍了。寺里没有和尚或尼姑,是政府派人来管理的,进寺出寺建了两条路,管理还是很不错的。他说寺里的肉身仙妈就在大玻璃柜中,脸是黑的。我问能拍照吗,他允许我拍照,但悄悄的别出声。就这样,我拍到了肉身仙妈的照片。
仙妈寺前的小广场,站着马仙妈的大石像,俺心里不由的拿她来与湄洲岛的妈祖大石像相比,还真是不能比呀,妈祖形象高大,仙风道骨,她迎风而立,裙裾飘逸。马仙妈则矮胖,头大脖长,还紧闭着双眼......
看了仙妈寺,老公一路唠叨,说没什么好看的,浪费时间,以后只准看五星级景区了。山间仍是一片大雾,我们就驱车下山了。
喀摊
百丈岩景区门



马仙妈塑像



马仙姑金身像

小庙

山下路旁的马仙姑石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