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俺和老公打着伞,去了台江的上下杭。
讲起上下杭,那是古代福州城墙外的地方了,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从建桥算起,清代的嘉庆年间后,陆续建起了三座桥,小桥,三通桥,星安桥,那桥水涨水落,商船来来往往,河边的码头林立,商铺商会沿河而居,据说妓女院也不少呢。年初的报纸介绍了整修后的上下杭,让我有了想去的冲动。
忆起90年去过的上下杭,那是一场台风过后,俺是去查看灾情,那上下杭的马路上一片狼藉,瓦砾垃圾随处可见,越走越窄的道路,越看越烂的三保棚户区,那穿着睡衣倚门的女人,小巷聚集打牌的居民,脏乱差。俺对同伴说,这里越走越像旧社会呀,可以用来拍旧社会的影视剧了。可以说,那时的上下杭给我留下的印象很不好。
在中亭街公交车站下车,我们往回走到三通路,不远处就看见马路旁边的三通桥了。建于1806年的清代古桥,2000年被开发商填河毁桥,直到2004年才重建了三通桥。桥还是那古老的三通桥,但已经偏离原址十米了,不是三条河流的汇集桥,已然成了一座摆设的桥......
如今重修上下杭,建了广场,连接了万寿尚书庙,三通桥总算派上了用场,成了上下杭景区的重要一景。我们从上下杭广场走,沿着河边漫步,烟雨蒙蒙,空气清新,游人不多,咱俩都忙着拍上下杭的美景,老房子有了新作用,或开酒吧,或开民居旅舍,古香古色,很有新意。走过了古田会馆,就看见了星安桥,它倒是没被拆,依然在原址,旧时的星安桥,是进入福州城的第一座桥呢。
我们过桥继续向西走,到了隆平路,向北走时见下杭路封闭在修,我们就继续朝上杭路走去了。打着伞,沿着石板路漫步,俺们见到了天后宫,福州老商会的旧址,还有一个最早的福州进出口公司的旧址,说上下杭是福州的商业中心,那可是一点也不掺假呀。
走出上杭路,咱们还是回到三通桥,进入万寿尚书庙看看,当然这也是一个重修的庙宇,供奉着南宋抗元的民族英雄陈文龙。庙里的墙上有图介绍尚书的来历,莆田籍的陈文龙是南宋的状元,是个抗元的强硬派,在南宋将灭亡的时期,他保持名节,绝不投降,破城被捕后就绝食,拜谒岳飞墓后的当天就死了,葬在杭州。
一百多年后的明朝,则诏封了陈文龙为福州府城隍(这个庙在鼓楼),这个城隍的级别很高,是管福建全省的。明朝还加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清代的乾隆皇帝又给陈文龙加封了镇海王,能保佑出海人的平安。因此,就有了“官船拜陈文龙,民船拜妈祖”的名言。
出了尚书庙,沿河边前行,王庄阿咪大排档的分店开在巷子里,已经有不少人在候座等待了......俺们走到了张真人祖殿,是张三丰?俺不知道道教的内涵,反正是仙人了,进去转了一圈,大殿里供奉的仙人是黑黑的脸,殿堂里有几个妇女在叠纸元宝说话,俺就悄悄走过,出殿堂了......
台江的上杭路还没有修建好,但三通桥边的风景就很不错了。小桥流水,石板小巷,岸边人家,寺庙殿堂,佛家道家,那可是一步一景呀。
最后俺们去达道路的牛排馆吃了午餐,然后就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了......
上下杭广场
清代的星安桥
开发商
福州市商会旧址
万寿尚书庙
重修的三通桥
三条河只剩这条河了
民族英雄陈文龙
右边是阿咪大排档
脚下的小桥已成了马路
亲民的牛肉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