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清明节,我们女兵早早就做好了花圈。扎纸花,就是将纸反复折叠后用细铁丝在中间扎牢,两边都剪成三角,然后将纸一层层掀起,就是一朵花了。我就是在警通连学会了扎纸花,扎布花的。后来的1976年,毛主席逝世时,全国上下都设立了追悼分会场,我的制做纸花的手艺得到了施展,医院辅临科室的花圈是我设计的,好看,大方,新奇,得到的好评竟然超过了医院院部做的大花圈,后来被一起送到了市里的追悼会场。
至今还记得那个我设计的大花圈,中间没有用悼字和奠字,而是一朵我亲手做的超大的白花,大家忙着做小花,我将一朵朵花扎上花圈,中间是大白花,然后是一圈比一圈渐小的各种色彩的皱纹纸花,最外的一圈是最小的白花,整个花圈显得立体,丰满,花圈上一共有261朵花!
我们部队驻地的镇上有一座烈士纪念碑,花岗石制作,座落在邮局附近的马路边,占地不大,只有20多平方米。部队在每年的清明节这一天,一大早,就集合部队,扛着花圈,扛着扫把,走过小镇,前去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打扫场地。据说附近的野战部队,他们每年也会来派人来扫墓,敬献花圈。
五十年过去了,本以为在大拆大建的今天,那个小镇边的纪念碑恐早就拆没影,让位给开发商建房地产了。我随手上网查了小镇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没想到,建于1966年8月1日的烈士纪念碑,居然还在!它依然完好地矗立在镇上的马路边,现在已成为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了。
那时我只知道是纪念解放角美牺牲的解放军,现在才知道纪念碑是为1949年9月--10月解放石美,角美,东美,厦门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还有支援前线的船工烈士而建的。其中唯一的女船工张水锦烈士和她的丈夫,三个儿子,一家五口人都是解放厦门的特等功臣呢!
这些倒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烈士们,值得人们永远的尊重和敬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