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学科如何进行结构化预习

(2012-10-29 09:58:34)
分类: 教研文萃

              语文学科如何进行结构化预习

说到预习,我们平时都在布置学生进行预习,但总是埋怨我们的学生太懒,老师布置预习,上课检查的时候,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把课文读了一遍,就算是完成了预习,大多数学生课文都没有读,根本谈不上什么预习。

在这学期,我也尝试加强学生的预习,给学生规定了一读二标三圈四画五批注六概括的预习方法,大多数的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预习,所以在上课时我也觉得顺当了许多。

在这次和北京大兴区团河小学的校长、老师的座谈中,在听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报告中,专家和老师都提到了功夫在课前,在预习。只有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让每一堂课都有精彩绽放。教师在课堂上是舵手,学生是水手,在课堂上要尽力做到教师掌舵,学生划船,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共同体。

一、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高效进行结构化预习?

结构化预习既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一种好办法,更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积极高效进行结构化预习总的原则是“先扶后放”,也就是教师先示范性地带领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然后学生独立完成。一般是提前1-2天布置结构化预习,要求学生按照“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查——查着工具读;划——划着重点读;写——写着感想读;记——记着内容读;练——练着习题读;思——思着问题读)把书读实、读厚、写满。

要想让学生积极高效地进行结构化预习应从三方面入手:

1.问题引领

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简单些,但要精,随着预习的熟练,知识底子的加厚,提出的问题难度要不断加大,这样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更深刻,掌握的也更全面,速度也会加快。

2.预习方法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以适用的预习方法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任务落实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标记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提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

4)尝试练习法:对于计算类的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

 

3.辅导检查

刚开始,无论是教师还是各组学科长,必须以身作则,不折不扣地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不定期地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

教师辅导检查学生的预习方法主要有:

1)教师参与式:教师参加其中一个小组的讨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2)教师检查式:教师可以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记录,对于重点预习的内容也可以检查全班学生的预习记录。

3)小组汇报式:课前有每个学习小组的的组长向教师汇报预习情况。

二、结构化预习内容

1.概念性问题包括题目、作者、字词音形义、记叙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

2.原理性问题包括文本大意、段落大意、逻辑关系、写作特点、思想感情、经典赏句等。

3.习题性问题指课后习题。

4.拓展性问题指基于上述三类问题、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拓展学习而发现的问题。

三、结构化预习标注内容位置说明

1.生字词边读边圈在文中,通过查字典弄清音和义,然后补充整理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一栏中。

2.“课题”一页眉批内容:

1)文本大意:标注在“课题”一页的最上边。

2)如果是记叙文将人物、时间、地点批注在“文本大意”下一行。

3)段落大意:如果自然段特别多,可以直接划分结构,概括意思。

4)逻辑关系即文章结构:注明几部分,每部分的意思是什么。

3.“课题”右边标明体裁。

4.“课题”下一行解释题目的意思。

5.课题注释1(关于文学常识)附近,补充作者相关知识。

6.第二页眉批内容:

1)写作特点

2)思想感情

7.旁批

1)用曲线在文中勾划经典语句,然后关键词语用红笔标注,写好批注。原则上是将书批注满,经典句子每页最少批注3个以上。

2)对不理解的句子用红笔勾划双横线,注明具体的疑问是什么。

8.课后“研讨与练习”

将预习时思考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题目旁边。

9.文章最后一页下面:

我的问题:针对文章内容方面自己提出问题。

各位老师,要想让学生高效学习,做好课前的结构化预习固然重要,但课堂上老师智慧的引导,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表现欲望,学习小组的创建与管理,学习小组的评价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做,去实践,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动人光彩,也才能使我们的老师更加智慧,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可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