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什么呢》教学反思

(2013-12-03 10:11:01)
分类: 教学反思

    本课是小学一年级美术课第一册中14课《像什么呢》,从儿童的心理发展上来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心理特征属于意愿性,其认知水平属于平面知觉的直观动作思维。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从撕各种基本形开始, 由浅入深地激发想象添画熟悉的形象,让他们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交流,从单个形象到组合形象,再到整幅拼贴。总之,教学中,让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永远高与作 品的难度。这样,学生才会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走向探究的高地。
    教材选取纸张会“变魔术”的趣味性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撕一撕、贴一贴、画一画的活动中进行平面造型,贴近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以偶然得到的纸块形 状进行想象,以一个十分感性的题材融合了一个理性的思考,使起始年级的学生从游戏活动中获得启发,培养了想象与创造能力。
    教材以三个版块,围绕“撕出来的形状像什么呢?”展示三个教学内容。一是将纸随意撕开,选择其中的一块进行想象“像什么呢?”,然后进行添加完成。二是将纸 随意撕开,把所有的纸块全部利用起来,想象成同一主题。三是巧妙运用废旧纸张,采用多种撕法,利用所有纸块形状进行多种想象,创新形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先撕纸,后想象,再添画。教学难点是根据撕出纸块的形状特点进行巧妙的想象、添画。
在 课堂上,有的学生在撕纸过程中会将纸撕得粉碎,这样难以想象成新形象。因此我课前控制好纸的大小,课堂上则要求学生撕几块。有的学生为了求新,在添画过程 中会出现以画为主而不考虑纸块形状,所以我会要求学生想象得要合理巧妙。同时,在作业过程中,有的学生做成“撕纸贴画“,这时我会及时纠错,随时点拨。
    总之本课程的全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