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不忘初心,成就不平凡|《寻梦彩虹人生》读者的来信

分类: 彩虹人生 |
读完《寻梦彩虹人生》这本书,我忍不住给阮俊华老师写下这封信。因为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老师,如果一直怀着成就学生的梦想,会做出怎样不平凡的事情。
尊敬的阮老师:
在写这封邮件之前,我刚读完您的《寻梦彩虹人生》,书中很多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期待和您交流,所以写这封邮件给您,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查看。
在和冯履冰学姐的交流中,我得知您的工作非常忙碌,时间很宝贵,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起。
一.自我介绍
我叫张瑾,是浙大公共管理学院07级的本科生,毕业之后一直参加工作到2014年底。在2015年春天的时候,我来到宁波,创办了新状元教育培训学校。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新状元在发展规模上,已经进入宁波教育培训市场的前三名。让人欣喜的是,最近两年,有十几名浙大毕业的学子,也加入了新状元,为教育事业贡献着他们的力量。
二、接触求是强鹰的缘起
冯履冰学姐是我在浙大时的偶像,也是求是强鹰的优秀学员。最近偶然间和她谈起求是强鹰,她说在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浙大学子,有很多人有创业的理想,也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家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我听完后特别感兴趣,心想,自己这两年创业过程中犯过的错,和一些浅薄的经验,不是正好可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让他们少走弯路吗?自己创业中的一些疑惑、遇到的困难,不是也可以向一些优秀的企业家们寻求帮助吗?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求是强鹰,我买了您所著的《寻梦彩虹人生》。那天下班,我在地铁上看这本书,居然看着看着坐过了好几站。我对其中一些观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竺校长的两个问题,毕业几年,我一直未曾忘记:“来浙大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浙大精神需要传承,而求是强鹰就是一种传承,让那些有能力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的人,找到他们的梦想。
从书里,我没有看到太多求是强鹰为学生带来具体的、功利的好处,而更多的是关于梦想,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探讨。大到求是强鹰的理念,小到乘坐行政楼电梯的细节,全书都让我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人,何为正确?”
在书里我看到您的一段话:“我觉得每一名想加入求是强鹰大家庭的青年学生,你首先思考的是你能为求是强鹰做点什么,而不是我能从求是强鹰得到些什么”。这句话让我思考,我能为求是强鹰做些什么?
三、我能做什么?
说实话,在浙大求学的日子,我只是很平凡的一员;现在的创业,与那些优秀的企业家比起来,更是差了不知道多远。而且我对求是强鹰了解不多,也不知道什么是对学弟学妹们最有帮助的。
但经过思考,我觉得也许在以下几个方面,能作出有限的一点贡献,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关于职业规划
关于职业规划,我想用自己走过的弯路来做一个说明。
在刚毕业的时候,我的职业规划是很失败的。我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对什么感兴趣,就找了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以钱的多少去衡量。
于是我去了一家通信公司做渠道销售,因为它第一年的年薪有15万以上。事实上,我为这个仅仅用钱来选择的工作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我的工作是维护渠道的关系,这个工作每周至少有两次饭局,要陪客户喝酒到很晚。后来我妈妈跟我说:“你要是这样喝上两年酒,身体肯定就坏了,说不定品行也坏了。”于是,经过和家人商量后,我结束了这份工作。
后来我又去了一家金融企业,但是我对国企朝九晚五的工作并不感兴趣。我于是问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经过深入的思考,我觉得自己的特质,更适合创业——我也对创业更感兴趣。
可是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既没有钱,又没有社会背景,有什么行业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去创业呢?
房地产、证券、互联网、外贸……很多行业一个个数过去,我发现没有技术、没有资金,能让我进入的行业极少。
后来我发现,也许只有培训行业可以做,因为它的进入门槛很低:只需要租一间教室,认真备课就可以。国内最大的两家培训类上市公司:新东方、学而思,他们的创始人俞敏洪,张邦鑫都是来自于农村,他们的事业都开始于一两间教室。
但是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满大街都是培训机构。有些机构做了十几年,还是一两间教室,难道我要成为他们吗?而且我连课都没上过,会不会根本连他们都不如?
我觉得,如果要创办一家优秀的公司,你得先学习。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加入了学而思。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准备面试的时候,我买了一块小黑板在自己房间练习讲课。有天下午,我思考了很久,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这个规划一直保存在我的手机里:
不过在找到这个理想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毕业之后,我和公共管理学院的很多同学都保持着联系。在这其中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在毕业时都找到了工作,但是在毕业后的一两年内,居然有超过一半的人都选择了辞职!例如我们寝室有4个人,除了有一个目前在政府单位工作外,其他3个人都选择了辞职,包括一名公务员。
这说明了什么?
我们不否认有很多人在大学阶段,就展示出了过人的职业规划能力,但更多人是在大四的时候才发现,以后不能问家里要钱了,要找工作了。可是他们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包括我),也因为缺乏足够的职业竞争力,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
这就导致很多人用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去交一笔价格高昂的学费。
在职业规划上,我做得并不够好,但至少有一些思考,可以分享,让大家少走弯路。
(二)关于创业
创业是什么?我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对它下一个定义。然而,我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却在不断加深。
最初,创业对我而言,是一种雄心壮志。虽然一无所有,但是无所畏惧。
后来,创业对我而言,是一种恐惧和煎熬。带着团队来一个新城市,一个当地人都不认识,只有不到20万的启动资金,其它一无所有。我清楚记得,当时公司规定的标准上下班时间是早上7:00-晚上10:00,事实上经常会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因为大家知道,如果未来3个月公司没有足够的收入,资金链就要断,团队就要解散。
公司走上正轨后,创业,意味着不断学习,因为每一天都有从来没遇到过的问题要解决。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创业”意味着敬畏和责任。有几十名员工在这里工作,有更多孩子来这里学习,如果创业失败,这些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领导者难辞其咎。
对于未来而言,创业意味着希望。有人说过,能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就能造就一个有价值的公司;能解决一个伟大的问题,就能造就一个伟大的公司。我希望因为我们的存在,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一些好的改变。
以上是我对创业的一些看法,虽然不够成熟,但它经过了现实的洗礼,也许会对学弟学妹们有一些帮助。创业的过程中,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例如行业选择、前期准备、团队组建等,以及一些惨痛的教训,也可以为大家分享。
(三)关于教育行业知识普及
最近几年,是教育培训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几年。我有幸目睹了这个发展的过程,如果求是强鹰里面,有对教育行业感兴趣的人,我非常愿意将自己知道一些知识分享给大家。
(四)关于社会实践
如果有求是强鹰的学员愿意社会实践,我们非常愿意在能力范围内,提供一些支持。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浙大人,也许我不够优秀,但我很期待能和强鹰的学子们一起学习进步。以上是我初步想到的一些方面。
至于能从中获得什么,我还不知道,但是我想,如果有幸能够接触强鹰,一定能够认识一群优秀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会有一段有意义的经历。这就足够了。或许,还有更好的事情在前面等待着。
写了这么多,词不达意。还望见谅。
学生
201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