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江晚报整版报道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创新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2019-06-22 22:58:02)
浙大的思政课堂上
来了位县委书记

他带来的丰富的县域治理经验,能让“象牙塔”中大学生学到什么
本报通讯员 刘苏蒙 黄铮泽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文 俞跃 盛燕丹 杜雪梅/摄像

钱江晚报整版报道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创新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杭州市桐庐县委书记方毅。

钱江晚报整版报道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创新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作为县委书记,您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县域治理?”
  “您给自己的县域治理工作打多少分?”
  ……
 
 6月初的一个晚上,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来自大学生们的连珠炮式的问题,抛向了讲台上的主讲人——杭州市桐庐县委书记方毅。

  由浙大公共管理学院等主办的“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主要邀请县一级的主要负责人,向学生分享一线的县域治理经验,是浙大思政育人项目“紫领计划”的重要一部分。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阮俊华说,这种新型的思政课形式深受参与的浙大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县委书记来浙大上课
  带学生体验“桐庐之美”
 
 这是“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的第四讲,浙大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到了桐庐县委书记方毅,分享桐庐县治理的故事。
  “在座的同学,有多少人将当县委书记或者从事县域治理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课堂一开始,方毅就抛给在座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一开始面面相觑,慢慢地,有几位学生陆续举起了手。
  方毅告诉钱报记者,问这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授课:“通过了解学生们对县域治理感兴趣的程度,来调整我讲课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希望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对县域治理的兴趣。”
  紧接着,方毅分享了自己治理桐庐县的一些措施,比如开办早餐会、设置百姓日等等,带领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最美县”桐庐。
  为了促进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方毅告诉学生,桐庐县每个月都会举办1至2次早餐会。县长和县委书记分别邀请五六位企业家,大家坐在一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流。
  “最近一次早餐会的主题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毅在讲台上向学生娓娓道来。有的企业家谈到自己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做法;也有企业家直言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遇到的困难,寻求政府或其他企业家的帮助。“通过早餐会这样的服务载体,让企业和政府抱团奋进,共同发展。”
  而每年的5月6日,是桐庐的百姓日。在这天,桐庐所有的文体设施、旅游景点都会免费开放。方毅介绍说,今年的百姓日,桐庐县政府还特别对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给予了关照,给全县900多名环卫工人放了一天假,组织他们坐高铁到杭州参观G20会场。“他们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方毅说。
  除了百姓日,桐庐还有新生儿红包、老年人春节红包等福利。听到这,现场许多学生不禁“哇”出声来。
  方毅告诉学生:“治理好一个县,就是要让老百姓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暖,属于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要被考虑到。”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紫领”
  是学生喜欢的思政课的模样

  对于这节由浙大“紫领计划”等承办的“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方毅非常赞赏,“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从我们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一些了解社会基层情况的机会。”
  浙大政治学与行为学大三学生袁楚凡认为,这才是他喜欢的思政课的模样:“这个课堂把我们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让我们和一线的县域治理者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执政经验和经历。这样的课程,为我们这些‘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好地观察社会和现实的视角。”
  另一位学生韩熠宗听课后表示,被方毅治理县域的态度打动:“方书记把‘民生’二字放在很重要的一个位置,教会我们,任何一个政策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由一系列的措施共同组成。”
  韩熠宗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二年级研究生,同时也是浙大紫领人才俱乐部秘书长。
  他于2014年加入浙大“紫领计划”,五年来参加了“紫领”的众多品牌课程。除了这次的“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还有探析社会热点、国计民生的“问政讲堂”和“求是堂沙龙”,开展清廉教育的“清廉文化宣讲团”,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青知计划”等品牌活动。
  除了课内的活动,“紫领”课堂还包括“基层挂职”等实践活动。每年暑期,“紫领计划”都要组织学员赴各地政府部门尤其是乡镇进行一个月的挂职实践。
  韩熠宗曾四次到政府部门挂职实习,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都有所涉及。
  2014年暑假,还在读大二的韩熠宗来到安吉县报福镇挂职,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基层工作。有一次,他跟队给贫困家庭的孩子送助学金,发现有户人家蜗居在一个自行车库里。这使他意识到,原来还有不少人需要帮助,更加坚定了他从事公共服务业的决心。

干部们的情怀和做事态度
能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

钱江晚报整版报道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创新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浙江大学紫领人才培养计划于2009年创立,旨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信仰担当。目前,“紫领计划”是浙大公共管理学院的一项重要思政课项目。
  从2013年起,“紫领计划”开始邀请政界厅级以上干部担任学生校外思政导师,共同指导帮助学生成长。
  为打造更鲜活、更创新的思政课堂,2014年12月至今,“紫领计划”定期邀请浙江省厅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各地县市委书记、一线县域工作负责人走进校园授课,和学生分享为政经验。有的领导为了准备这一堂课,还专门约见浙大学生,共同探讨,力求把课讲实、讲透。
  我们相信,这些领导干部身上的精神和情怀,做事的态度,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学生,并成为学生们未来最宝贵的财富。
  今年是“紫领计划”的第十年,浙大紫领计划已培养了上千位成员,累计上万人次的学生参加过紫领活动。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竭尽全力去服务和成就更多青年学生成长发展,就是我们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责任和使命。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阮俊华
(来源:钱江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