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邱利民:与优秀为伍–献给世界读书日

(2018-04-21 23:33:45)
分类: 学习转载
      一个人最终能达到的高度,是与他(她)的品味相联系的。而品味的提高,来自不断与志趣相投的优秀群体甚至大师的交流互动,来自不断挑战常人认为不可企及的事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喜欢读书,属 “杂食型”读者,各色书籍中,最偏爱的要数人物传记。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作家、企业家等的传记,我都喜欢拿来翻翻。
    “所有伟大的事情之所以难以实现,一如其难以找到。” (斯宾诺莎《伦理学》)成就伟大的因素众多,归纳起来大体有三个方面:国家和社会需求、主观意愿与努力、客观条件与机遇。而成就伟大的道路,则充满挑战、艰辛与喜悦。但凡伟大的人物,他(她)们的经历表面上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我却一次次惊奇地发现:在他们年轻时代,都曾有过与同时代伟大的人物亲密接触,并建立某种密切联系的经历,从而在其学术、事业乃至人格养成上受到伟大人物的深刻影响。

邱利民:与优秀为伍–献给世界读书日

       美国大教育家威廉•亚瑟•沃德(William Arthur Ward)有一段名言,原文是:

The mediocre teacher talks
The good teacher explains
The superior teacher demonstrates
The great teacher inspires

      译文大致是:“经师言教,良师开释,人师身教,大师开悟”。经师、良师、人师、大师的不同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如何接触到大师?如何获得“开悟”的机会?不同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际遇。有一类人,家境优渥,天资聪颖,得益于天然条件,他们可以结交大师,怀揣梦想,驰骋世界,如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F. Drucker)、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教授(Von Karman)等;还有一大类人则是勤奋好学,执着坚持,积极主动,寻访大师,如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巴丁教授(John Bardeen)(发明晶体管、超导BCS理论)。

邱利民:与优秀为伍–献给世界读书日
       巴丁,这位来自美国中西部、态度谦和的人,和爱因斯坦、费曼等一样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却常常被媒体和公众忽视,只因他与公众眼中天才的刻板印象不同。他不喜欢上镜,更没有古怪无礼或与众不同的性格。在这个把古怪和出格的个性看作是天才和创造力特征的时代,巴丁显得默默无闻。

      巴丁勤奋好学。《旷世奇才-巴丁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道出了他取得成就的秘密:巴丁在其他许多方面也和神秘的科学天オ不同……他一生的很多时间都投入到艰辛的专业学习当中,并由此积累了传说中的百科全书般的物理知识。他时常在许多问题上花费数年时间,执着得就好像一条斗牛犬啃一块骨头。

      他积极主动地寻找大师,乐意并擅长同他人合作,很少像神秘的天才那样独自工作,而通常是一个包括理论者和实验者在内的小团队的成员。他从许多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学科带头人那里学到了很多,其中至少有五位后来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范弗菜克、维格纳、狄拉克( Paul A.M. Dirac)、布里奇曼( Percy W.Bridgman)、德拜( Peter Debye)。从这些导师身上,巴丁受益匪浅:如何识别那些时机已经成熟的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找到那些走在物理学前沿的同事

邱利民:与优秀为伍–献给世界读书日

      为“两弹一星”隐姓埋名四十年的功勋科学家,中国“核司令”程开甲先生,他读书期间的成长经历,印证了同样的道理。在浙大,程开甲遇到了中国科学界数位顶尖大师,不仅包括校长竺可桢先生,还有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先生,核武器研制奠基人王淦昌先生,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陈建功先生等。1944年,李约瑟先生访问西迁中的浙江大学,注意到了当年26岁的物理学天才程开甲。在他的直接推荐下,1946年程开甲获得奖学金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玻恩的研究生。程开甲经常跟玻恩老师一起参与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又结识了薛定谔、海森堡、谬勒等物理大师。在这个过程中,程开甲找到了自己的主攻方向—超导理论研究,而且在这个领域占得了一席之地。

邱利民:与优秀为伍–献给世界读书日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周如鸿教授,浙大首届混合班(1984级)毕业生。他告诉我,在浙大读本科的时候,就是受到当年在浙大讲学的李政道先生的报告鼓舞,毅然决定从光仪系转到了物理系。他于1997年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持续在定量生物、生物物理与纳米医药等交叉领域取得成就。他先后担任IBM Watson 研究中心软物质科学实验室主任、IBM蓝色基因计划生命科学首席科学家,美国科学促进会士 (AAAS Fellow)、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等,2016年受聘浙江大学定量生物中心主任。周老师告诉我,是李政道先生改变了他一生的事业选择。

      一个人最终能达到的高度,是与他(她)的品味相联系的。而品味的提高,就像威廉姆丝学院(Williams College)的校长所说,来自不断与大师以及志趣相投的优秀群体的交流互动,不断挑战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哪怕是前进一小步,也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于是成就了伟大!

      帮助学生见识、结识世界各地的大牛,使其成为大牛的学生、同事,甚至人生挚友,一直是我们的心愿之一。于是,我们设立了 “求是通识讲堂”,希望能创造更多机会,让大师们一起来点亮孩子们的人生……

邱利民:与优秀为伍–献给世界读书日

邱利民:与优秀为伍–献给世界读书日

邱利民:与优秀为伍–献给世界读书日
(来源:浙大求是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