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领论坛]刘明明:摆脱节后综合征,轻松打理“后假期”

标签:
彩虹人生教育 |
分类: 紫领论坛 |
[作者简介]
刘明明,紫领计划六期杨建新导师组学员,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12级本科生。
人生格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文章背景:随着春节长假的结束,大多数人们患上了“节后综合征”,焦虑、无精打采、效率低下成为了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的关键词。假期里网络依赖、缺少运动、暴饮暴食、作息紊乱造成了这种新的现代病。在寒假的最后几天,积极调整,主动出击,打理好“后假期”生活,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新的学期新的生活,努力摆脱“节后综合征”。
![[紫领论坛]刘明明:摆脱节后综合征,轻松打理“后假期” [紫领论坛]刘明明:摆脱节后综合征,轻松打理“后假期”](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春节假期结束,上班族们开始工作,而学生们的寒假也接近尾声,进入了“后假期”时代。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有近八成用户的在微博上对假期的结束表示出了焦虑与不舍;多数人认为,在工作的第一天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下等。这些现象正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节后综合征是由于人们在长假期间,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合理的安排,劳逸结合;放纵自己,完全打乱了平时的生活规律,忘记对自己作息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等),从而导致长假之后出现的疲劳,乏力,身体不适的现象,例如焦虑、油脂分泌过多等的表现。
节后综合征在平时工作或学习非常紧张的人身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朝九晚五高度紧张的行程,使神经高度紧张,而一旦持续紧绷着的神经突然放松,便容易忘记或放开平时对自己的约束。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人的大脑中枢会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如果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这时,平日总在超时工作、觉得没有个人时间的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而现在流行的过节方式:出游,聚会,吃饭,唱K等往往以放松身心为初衷,而以精力透支为结局。每天都有活动,晚上晚睡,早上晚起……假日与平时完全不同的作息则会导致心理与生理一系列的不适应。
节后综合征主要有五大症状:
1)疲劳:做事时无精打采,总是觉得疲劳想睡觉,时时刻刻想休息,做事提不起精神
2)代谢障碍:没有胃口,觉得很饱,甚至反胃
3)情感失调:无聊、躁动,心神不宁
4)沉溺网络:离不开手机、电脑和WIFI。
5)上班/上学恐惧:害怕压力,不想上班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寒假也接近尾声,与其消极放纵自己或以“末日狂欢”掩饰假期结束的焦虑,不如主动出击,积极调整,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彻底摆脱节后综合征。综上所述,节后综合征的源头主要是作息时间与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那么在假期结束前的几天,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
1)梳理一下假期前的目标和遗留的任务,提前梳理可以协助进行相应的时间规划,有效避免因为时间紧张而造成的焦虑与混乱。提前梳理也能有效避免拖延带来的无力感、愧疚感,同时增强完成计划的成就感,从而巩固对于工作的控制感和自信心,降低假期结束前的焦虑。
2)去做做运动吧,适当的有氧运动不仅不会令你疲惫,反而会令你精神饱满。同时,运动可以促进葡萄糖的新陈代谢,提高血液含氧量,同时改善脑部循环,刺激脑细胞生长,从而增强记忆力。
3)给自己找点事做,可以是学习烹饪一道佳肴,也可以是学习一门语言,更可以是帮助需要的人。不要让你的假期无所事事,只能求助于网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将有效地提升你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面对挑战性的工作有更好的表现,且在遇到挫折时更加不易被打倒。下图为Williams和Cooper建立的工作压力四维心理学模型,依据该模型,不同特征的人对于压力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将大大提升“将压力变为动力”的可能性。而这些自我效能的来源,正是上面提到的一些小事。
![[紫领论坛]刘明明:摆脱节后综合征,轻松打理“后假期” [紫领论坛]刘明明:摆脱节后综合征,轻松打理“后假期”](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4)按照工作日的生活节奏早睡早起,提前适应工作日的作息。人类由于生理功能的限制,对于作息与压力的改变是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的。提前调整生活节奏能让身体提前适应工作时高压高能的节奏,在上班/上学第一天就拥有一个好状态,相信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假期并不代表完全的放松和娱乐,更应该是一个调整与准备的过程,千万不要让忙不完的应酬、过度紧张的旅行或者突然来临的无所事事拖垮你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