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领论坛」林燕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我们义不容辞

标签:
彩虹人生教育 |
分类: 紫领论坛 |
「作者简介」
林燕辉,紫领六期干武东导师组学员,浙江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12级研究生。
座右铭:充分利己,最多只能算是谋生;利他奉献,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文章背景:有感于当今传统节日被保留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年轻一代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不够多,因此呼吁大家有机会多多学习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身体力行,保护和传承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财富。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众所周知,我国是享誉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让中国拥有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从风格迥异的各类地方戏曲,到惟妙惟肖的皮影戏,从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到活灵活现的手工刺绣和绘画等优秀传统明间艺术,无不丰富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生活,也给每一位华夏儿女打上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民间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流行歌曲取代了地方戏,动画片挤走了民间故事和皮影戏,印花纺织品代替了活灵活现的手工刺绣。而恰恰是这些渐渐消亡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我们民族精神,表明了我们之所以为中国人的要义所在。它们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数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也将面临断裂的危险。所以,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保持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根基所在。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文化和精神归宿感。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纪念伟大先祖,敬畏伟人精神的独特方式;中秋节合家团圆吃月饼赏月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关系的理念;重阳节登高喝菊花酒插茱萸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孝道的观念。这些文化节庆活动凝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展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表明了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如果这些蕴含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消失了,我们无疑将失去了“根”,而无根的民族又谈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前不久有新闻报道温州某高校禁止学生进行与庆祝圣诞节有关的一切活动,所有学生被召集到礼堂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校方担忧外来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和本土文化造成冲击,又希望学生能够更多地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所采取的这种方式恐怕还不能被很多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虽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已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但是解决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越来越被淡漠的问题还需找到其症结所在。
就以上述节日文化为例,在我国大多数庆祝圣诞节活动的都是年轻人。这些八零九零后成长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所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多。加之一些历史原因,在过去几十年中,除了春节以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庆祝其他传统节日的氛围都比较淡,清明、端午、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近七八年才成为全国公共假日的,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学生时代都没有这些节日假期,很难体验到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和魅力。其实,节日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是人们很需要的精神寄托,当同学们缺乏可庆祝的节日时,就会渴望有某个节日可以丰富一下生活,就像他们大多数没有基督教信仰,不一定个个都了解圣诞节所包含的“博爱、关怀”的精神内涵,但找到这么一个可以借此相互表达问候、相互赠送贺卡礼物,聚会开派对的理由,觉得这种浓厚的节日氛围能带来欢乐而乐此不彼。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圣诞节是优秀的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发展本来就是要继承发扬本土优秀传统,又要兼收并蓄,吸纳异域优秀文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但是,要谨防过度外域文化的宣扬而忽视甚至丢失本国优秀传统文化。
另外,当前虽已有这些传统节假日,但大多数时候人们只是把这些假日作为平常忙碌工作后放松的机会,选择外出旅行,其中的文化内涵偏向单一,甚至成为一些商家促销的好时机,出现天价月饼、天价粽子,已然偏离了节日的实质。而这些节日的许多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和仪式却没有很好地保留和传承,例如端午节已经很少见人们挂菖蒲插艾叶喝雄黄酒,而这些朴素的仪式正是传统节日的灵魂所在。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让人们在一系列的过程和仪式中得到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能够生生不息,薪尽火传,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消失,后果和物种灭绝同样严重。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没有了解,独有的文化就消失了,如果我们不抢救自己文化的“神”,那么他们只有去玩洋人的“神”,就没有自己的神了。这样,整个民族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体,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同时,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们通过口头或行为艺术等方式表达,生动活泼,富有生机。做好对它们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整个的宝贵文化遗产的继承有重要作用。如果文化保护仅仅局限在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我们看到的只是祖先文化活动留下的躯壳。一座座沉寂的城墙宫殿,一件件沉默的文物,那又如何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气息呢?物质文化遗产是死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只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让文化整体充满生机和活力。当人们游览历史文化古迹时,如果每座建筑遗址都有故事有门道,都有保存完好的节庆庙会活动,富有特色的传统艺术技艺,这样才是视觉体验和精神感悟并存的文化盛宴,这样文化精髓才植入了人们的精神,才在某种意义上实现文化传承。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好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只有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保持中华民族完整的精神面貌,让民族文化永葆生机,才能使民族文明薪火相传,让中华民族闪耀夺目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彩虹人生短评」
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烙印着思想的脉络,散发着独特魅力和生命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在唤醒我们的集体记忆,是在复兴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