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学(ZJU)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标签:
教育校园 |
分类: 学习转载 |
最近知乎上比较流行的一类话题,刚刚填完志愿,有很大可能会去浙大,浙大的就读体验就放在这里了
备注:这份答案,只是我个人的“体验”,不是ZJU的官方问答,它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涵盖到方方面面。浙大之大,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兼而听之,信而选之。是为此说。
怒答此题!私以为在浙大四年的就读体验,还算完满,也愿意拿出来与众人分享。

1、
2、跨界。在浙大,你读什么专业并不重要,跨界的人太多,学校太大,机会和玩法太多,你可以随意选。其中,学生进入大二后,可以选择各种双学位和辅修专业,辅修专业中颇有特色的是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的几个特色班级:
特别补充:
这个班都是工程领域的大牛,各种海外名校Professor,太优秀了,请受我一
(1)主修专业与设计学结合而产生的“设计创新班”,在大二学生中选拔40名各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设计探讨设计,将设计的理念与他们各自的专业相结合(对,就是这么有意思!)
(2)
(3)公共管理强化班(UPA),选择40名学生辅修关于公共管理的课程,旨在培养“公忠坚毅,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管理人才。此班非常年轻,但班内许多人才华横溢,非常了不起。
(4)文化中国人才计划,以前是辅修,目前改为一个Program,招募40个学员,由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发起,向学生们传授国学,读经典,传播和弘扬“文化中国”这一伟大理念。许多我非常敬佩的学长学姐都毕业于这个班,他们身上那种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让人折服。在学术的思辨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此班许多人毕业后都选择了读PhD,走上了文化与哲学的道路。
跨界同样也意味着,你可以自己给自己选择一个主要身份标签,学校内有非常多极其优秀而活跃的社团,如AIESEC,ASES,FACES,未来企业家俱乐部,等等等等。他们有各自的使命,和强大的凝聚力,其终极目标都是——找到你最喜欢的那一群人,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做点什么。社团,同样也是凝聚了无数回忆和骄傲的地方。
3、
无论是浙大,还是其他大学,学习总会出现“有的人吃不饱,有的人消化不了”的情况。视乎个人天分/方法/努力程度/心态,有的“学霸”横扫所有课程90分以上+
优秀的浙大学生大多怀有出国梦,所以GRE和TOEFL仍然是校内各个专业人们所热衷的话题。作为浙大人,讨论四六级这种东西实在是一种耻辱。值得他们讨论的必须是TOEFL
另外一点,学业上老师会鼓励学生多做研究,多提出自己的想法。浙大有各种各样的研究项目,学生可以申请经费,组建团队,去研究一切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在这里,你有充足的时间,足够大的图书馆,足够好的条件,去思考,去沉淀,去讨论,去做那些“无用”的事情,想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ZJU还有不少非常有个性,很奇葩的老师。各有观点,也不如帝都老师那么多禁忌。嬉笑怒骂,课堂精彩,学识渊博。当然,也得承认,也有部分老师学识很多,课却不精彩,毕竟国内高校需要的老师都是会做研究的人才比较吃香,而不是会讲课的人才。
4、国际化:在过去的几年内,ZJU的国际交流事业蓬勃发展,超过60%的本科生都有过海外交换的经历。这是特别难得的事情,从日本韩国,到澳洲新西兰,再到欧洲和米国,你能想到的学校,你能想到的国家,基本上全都有。前两天刚刚看到现在很多浙大小朋友大四可以去哈佛和MIT做毕业设计。。。真是吊炸天,哎,生不逢时也。
除了EXCHANGESTUDENT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国际会议可以参加。投paper,参加学生论坛,浙大人最喜欢去斯坦福参加活动。你也可以申请各种海外实习,志愿者项目,在这里,大家都想走出去,去看更大的世界,去触摸那些缤纷和斑斓。
5、毕业之后的选择:
6、创业:
ZJU创业为什么有优势,天,我觉得这一半归功于ZJU在浙江,浙江人热爱创业,敢于创业。杭州市鼓励创业,尤其鼓励大学生创业。有时候你在一个地方读书,并不是读书本身,更多的会受到这个地方的文化、思想和大氛围的影响。
ZJU很好的一点在于没有很重的藩篱,浙商企业家也愿意来浙大带学生,收徒弟,许多学生也有自己的企业家导师。其中,管理学院推动的“求是强鹰”和“紫领人才计划”两个平台,让许多顶尖的浙商和厅级领导干部能够招收徒弟,也让许多学生能够直接与浙商企业家和厅级党政领导干部对接,向他们学习,寻找到更多高人和贵人指导人生。这种直接向顶尖企业家学习的机会,是其他任何学校所难以拥有的。
7、在ZJU最美妙的事:
做个学霸——
谈个恋爱——
找到使命——
献给ZJU,献给我们从不逝去的青春,献给那些独一无二的光彩回忆。
献给这所有全中国最棒的寝室/食堂/图书馆,让人活的像个土豪的学校。
献给这所,让我们遇见了真爱,遇见了合伙人,更遇见了梦想自我的大学。
ZJU,多年以后,我想为你捐栋楼。
(网摘分享,仅代表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