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领论坛五十九:以德为先 大爱育人
(2013-04-18 20:50:05)
标签:
彩虹人生杂谈 |
分类: 紫领论坛 |
最近听闻复旦大学研究生遭投毒致死,不禁令人扼腕叹息,而紧接着南京一高校校园又传来学生刺死室友的噩耗,让本应纯洁的大学校园再次蒙上了阴影。年轻生命的陨落与一次次血的教训不容回避,扭曲心灵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教育缺位与道德缺失。
曾经我们热议高分低能现象,而今天,我们更应该谈谈“高分低德”,当“自我”、“冷漠”、“自私”、“功利”这些形容词频繁与一些大学生关联在一起,我们不禁要反思,当下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又该如何培养?
高等学府,高在境界,而不仅仅是知识学历;大学之大,大在博爱,而非仅仅是建筑面积。知识灌输与能力塑造固然重要,硬件投入与经费支持固然可观,但对于大学生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的培养更加关键。
我在《大学之大在于爱的伟大》一文中曾经谈到,大学教育应该以爱为核心,只有本着这样的理念,才能在润物无声中塑造出拥有高尚思想格调和完善人格的社会栋梁。大学教育如果没有感情和爱,就像池塘中没有水一样。没有爱,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当下很多时候在培养“人材”,而不是人才。如果我们没有把人很好的当做个体来对待,而是当作了流水线上的材料;如果当大学教育变成了冷冰冰的机械化大生产,其结果就不难预料,我们所培养的一些学生将可能缺乏更好的主见和思想,缺乏更好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甚至缺乏起码的感恩和宽容。
大学的软实力在于博大的爱的氛围,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教师、爱我们的家庭、爱我们的集体、爱我们的学校和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社会,并使其成为一种良好的校风,甚至上升到大学的精神,用博大的爱解放人的思想,用严父的爱锻造学生的灵魂,鼓励和引领学生自由地思考,同时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指明人生的道路,一个兼容并包的环境一定能影响和感化学生。而教育工作者更要像竺可桢老校长那样爱生如子、爱校如家。
我在《寻梦彩虹人生》专著中多次提及道德品质培养的核心,并将其归纳为健康力量的七大彩虹特质——理想、激情、阳光、微笑、感恩、责任、爱心,而这些内在品质的塑造不能停留在说教,而应该以心换心,用爱育人,无私付出为学生创造成长平台。爱无声息,却能感化人、塑造人,一流的大学,不仅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最终使得青年学子不仅满腹经纶,更能德才兼备,成为正能量的代言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寻梦彩虹人生!寻梦健康力量!寻梦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