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家分享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主办的《创业浙大》2012年12月第二期上对我的专访,感谢《创业浙大》对彩虹人生的关注和支持!愿与更多青年学生朋友共同寻梦彩虹人生!
【以下为本刊学生编辑在采访阮老师后整理归纳的内容】
年轻人,请看得更远些
——阮老师谈“绿色浙江”与“求是强鹰”
一谈起创业,我们的脑海里便冒出马云、史玉柱、牛根生这些民营企业家。那些正在创业或者即将创业的大学生们也梦想着能够复制他们的成功。创业也在这种潮流中被狭隘地阐释为对新的商业市场的开拓,简单地理解为对财富的追逐。赚得盆满钵满才意味着创业成功,这也成了当下衡量幸福的唯一尺度。相比之下,公益创业和社会创业却无人问津。
然而阮俊华老师却在工业化建设的滚滚浪潮之下,敏锐地捕捉到了环保领域的机遇,将自己的创业视野投向了建设浙江省第一个环保组织——“绿色浙江”。“绿色浙江”是以倡导低碳乐活方式,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培养和提高普通公众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能力为使命的环保组织。回忆起从创业初期骑着单车环浙行时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疯狂行动到现在成为浙江省最早建立、规模最大的环保社会团体之一和全国百优志愿服务集体团队,从当初社团在财务方面的捉襟见肘到现在能够独立运营并开始盈利,阮老师不无感慨。现在的成功和辉煌正是对当初不被看好的有力回击!而阮老师也对自己开创的事业充满自信,他相信公益创业和社会创业将会成为未来创业的主力军。
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阮老师谈到了机遇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抓住机遇并不是投机取巧、汲汲营利,不是有付出就想着必须有回报,而是用心去感悟,去思考。他对目前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感到可惜,因为眼光短浅,他们面前的世界还太狭窄。在面对众多选择的时候,很多人没能牢牢把握那些也许会影响其一生的机会。阮老师回忆起当初创办“绿色浙江”时,别人看到的是重重阻力,而自己看到的却是机遇。在阮老师看来,“成功,只是自己想到了就去做,并抓住机遇,最终坚持了下来而已”。在采访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细节,阮老师在询问我们的姓名专业时,不忘用笔记下来。大概是看出了我们的疑惑,阮老师向我们解释说:“这就是机遇,现在我们能够相识,无论对我自己还是你们,都可能是一种机遇,也许今天的某些小事或想法就可以改变彼此的航向。”
对于我们创业者而言,摆在面前的选择的确很多,遗憾的是,有时会因为自身的限制而错失良机。阮老师建议创业的年轻人一定要打开自己的世界,看得远一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扑创业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的单打独斗不可能独善其身,应该心怀天下,关注周围、关注国家甚至关注世界。想要开阔自己的眼界,我们就需要相应的平台。只有通过合适的平台,我们才能脚踏实地,才能不断获得实践,只有站在平台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想得更远,才能做得更多。平台可以是社团、朋友圈、项目等等,其实,只要是适合你自己的,很多人事物都可以成为机遇,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平台,我们要做的就是主动积极寻找这些平台,抓住机遇。阮老师也身体力行,创建了一个属于年轻人自己的创业实践平台——求是强鹰。
我愿弯下腰,变成一座彩虹桥,让更多的人从我的身上走过。
曾有人这样评价阮老师的彩虹计划:“我愿弯下腰,变成一座彩虹桥,让更多的人从我的身上走过。”的确,“求是强鹰”创业实践计划的建立正是让更多青年学生迈向彩虹人生的重要一步。
围绕着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部署和浙江大学党委关于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的指示精神,依托于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阮老师在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青联、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等单位的支持下于2009年12月发起组建了求是强鹰俱乐部。俱乐部通过搭建平台、组建导师队伍、形成一套传帮带机制等手段,致力于挖掘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优秀大学生骨干。俱乐部采用“师徒行”和“兄弟行”并举的措施,邀请浙江省内外知名企业家和浙江大学十年来走在创业路上最前沿的校友,分别担任浙江大学学生创业实践导师(求是强鹰导师)和求是强鹰金鹰会员。由企业家和校友本人亲自设计大学生实践培养计划,指导大学生开展企业实践、实习,规划职业生涯,引航人生,以更好推动大学生的实践成才与发展。“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荣获2008年度浙江省十大青年工作、团工作创新奖,浙江大学
“求是强鹰模式”(大学生创业导师带徒)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浙江在线等各类媒体纷纷深度报道,并被广为推广和效仿(广受关注的杭州大学生创业导师带徒就是求是强鹰导师、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和杭州天畅网络科技董事长郭羽介绍求是强鹰导师带徒模式到杭州市被学习效仿而产生的),在全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面对这些成就,阮老师却显得格外谦虚,他说道:“杭州市的大学生导师制的确源于求是强鹰,但是我不希望说成是我自己的,我希望是大家的、整个浙江大学的、全体中国青年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这个项目的成长,创造更大的品牌,及其衍生出来的更多的品牌,为青年学生创造更大的财富和资源。”阮老师也提出了对求是强鹰未来发展的希冀,希望求是强鹰能走出浙江大学,走向全国,甚至是推向全世界。
创业,带着一份简单上路
与阮老师的一席谈话,与其说是向阮老师的创业实践经验取经,不如说是聆听他对人生道路的启发和感悟。已是不惑之年的阮老师在谈创业之余,更多地和我们分享了他的信仰和感悟。“我觉得我们之所以会有所突破,是因为对许多事情的方向把握比较简单。我的智商比较低,所以我对自己认定的事情都看做是美好的。很多人选择太多,结果就把自己迷失了。另外,我很讲究诚信,真诚待人。”在谈话中,阮老师无不流露出内在的快乐,他坦言自己很幸福,一直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业,正如他所言“简单让我不逃避,简单就是一种幸福。”“我做这个工作,做这个事业,就像见到你们一样,我的内心充满了快乐”。
对于自己的坚持和毅力,阮老师充满了自豪感。“从07年酝酿到08年再到现在,从第一期到第十期,我们一直在坚持。而一直支撑着我们跑这场马拉松的是简单的信仰。”越是简单的人越是不简单,从他自信洋溢的言谈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的执着和坚守。他认为青年人要有信仰,要从信仰出发,一点点的改变,寻找内心的突破,而这就是人生的成长,而要获得这种突破,除了靠自己的感悟,还需要信仰,想到了就去做。
最后,阮老师也谈了自己对年轻人的建议——“思考自己出发的地方,寻找自己的爱好,探索有价值的人生,我们才能走得更远。”阮老师希望创业的年轻人能从中获得感悟和启发,哪怕是一点一滴,那么于他而言,便是莫大的成就和奖励。
名师风采:
阮俊华,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泽国镇,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副教授,从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和环境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育人专著《寻梦彩虹人生》,主编《知行合一实践报国》、《我心中的绿色》、《天堂与暖季的抗争》等书籍,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得第七届“地球奖”、中国首届民间环保十大优秀人物、中国首届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提名奖、浙江省首届绿色公益使者、首届感动台州十大入围人物、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等数十项荣誉。发前人之未发,阮老师逐步推出他酝酿多年的彩虹计划,即用“红银黄绿青蓝紫”七种彩虹色来象征他之前发起的七项行动,包括红领计划、青春银丝带行动、走近黄土地计划、绿色浙江环保行动、青年博士志愿讲师团、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紫领计划;启当今之思考,希望通过这些平台帮助更多的学生努力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寻找到他们的彩虹人生。面对大学生创业,阮老师又有什么经验和感触呢?
(记者编辑 李捷妤
赵婉凌)
《创业浙大》2012年12月第二期
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主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