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有心生,何惧独行(王承超)
(2013-03-14 10:15:43)
标签:
彩虹人生校园 |
分类: 学习转载 |
不讲礼之礼
中国,古有“礼仪之邦”的雅称,却也是最不讲“礼”的国度。只是这不讲之“礼”却是先后有别。
中国的古“礼”,源于对于天地神明的敬畏,也是对于客观自然规律的顺应。“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在一系列繁琐的仪式背后,是“礼者,理也”,是“发乎情,止于礼”……只要理顺,人情可以在其次,这也成就了种种西方文化难以理解的“礼”之所在。西方爱他人的“礼”源于爱自己,源于基本的人伦情感,而中国的古“礼”在于还原,还原天地万物运行本应有的样貌。
只是传统文化对于“礼”的认知,伴随中国二十世纪初的翻天变化而消失殆尽。至于“十年文革”,更让传统与仪式成为一段永远回味的记忆。中国的文化土壤,勉强嫁接着西式的礼仪标准,譬如无时无刻的一身身西服却有时像一声声笑话。现在不讲“礼”,倒真的名正言顺了。缺乏“礼”的束缚,膨胀的人性成就了无所畏惧的恐惧。
在空虚中,我们迫切需要回归“礼”的本源。
不富贵之贵
当中国的礼法被时代湮灭,新的标准尚未成为主流时,空虚的自我找到了一种精神寄托——追求财富。而往往追求财富的目的会被其过程的快感摒弃,成为完全原始冲动的体现。
诚然,财富能带来良好的环境,这或许是富贵的本意。但是,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更不是一种因果。由富而贵者,“贵”在于心理的质变;“富”也许是一种诱因,但是绝不是决定因素。
中国2010年世博会特聘礼仪专家@万里红老师将“贵族精神”归纳为“品性的纯洁、心气的高傲、精神的雄健、梦想的伟大、道德的完善”。平民式的“贵族精神”在这个时代并不稀缺,一个个“最美”的形象不是当今社会中“完人”的体现,而正说明“贵族精神”可以是一种修炼。在自我、人伦、天地三个层面上,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修炼,获得内心的高贵,进而成就自我的“贵族精神”。
富,可以使人拥有贵族的生活,但是无法拥有贵族的气质与精神。当开着名车醉酒撞人,抑或举着高尔夫球杆放浪形骸时,其实和以为学会了用筷子就学到了东方文化一样,是极其荒唐可笑。
所谓“贵”不可言,不仅师从贵族礼仪的小礼小节,更需要修炼大礼大节。
不孤独之独
“君子慎独”,而执着向前者,往往拥有不可避免的孤独。尼采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在这个小时代里,其实很多原本理应遵循的规律与原则,在文化的冲击中消失了,自我成为了一切毫无顾忌的主体。从爱自己而爱他人,到爱自己而置他人于不顾,改变的不仅是一种原则,更是社会的游戏规则。
网上一个故事: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寓言式的故事里,潜藏人性的弱点。其实,在社会心理中,我们都是从众的,从众而生,从众而死。如果有人选择独行,似乎我们下意识的选择首先是敬而远之,害怕他失败,更恐惧他成功。在中国这个不太会赞美的地方,显得尤为如此。唯有重回古风,学致福从义之道,愿有幸听得满堂喝“彩”!
从今天开始,开始修炼自己的“贵族精神”,即使前路孤独,也要一路前行。
不忘初衷,方能始终!
(中国志愿者优秀个人、求是强鹰俱乐部执行主席王承超写于彩虹人生公益礼仪大使万里红讲座后有感日记)
@阮俊华 真诚邀请您一同寻梦!期待着未来共同与您一起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朋友!
彩虹人生,为美丽心灵加油!
彩虹人生,与您一起传递正能量!
欢迎关注彩虹人生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彩虹人生公众微信号ruanjunhua2013或搜索公众微信“彩虹人生”或微信主页点击右上角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关注),共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