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强鹰随感——送给强鹰十期的伙伴们(分享MBA学生钱晓婷学员的来信)
(2013-01-15 13:46:57)
标签:
彩虹人生杂谈 |
分类: 求是强鹰 |
进入强鹰已有时日。同期的伙伴们都青春活力,热情四射。
其实我很羡慕大家。都是浙大科班出身,学习顶呱呱,才艺响当当。
2000年我参加高考的时候,浙医大并入浙江大学。学习混个中流的我,于是没有考上。至今,对医生仍有别样的情怀。
我后来的工作还是在医疗行业的圈子。我很专一,一待就待了8年。8年时间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但未必能把棱角都磨光。我热情直爽玲珑利索的作风,一路受到领导的赏识与提携。但也免不了一些风波。
最近的一年,停工修学,倒是在心路上成长许多。去法国求学前,鲁伯祥老师在《管理学导论上》讲到,“在职场,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只是一个演员。”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状态,“演员”绝对是个精准的高度提炼。能够本色演出,那是幸运的;能够颠覆自我演出,那是痛并快乐。这种感受并非每个人能感同身受,还在象牙塔的同学们或许就更难体会了。刘丰老师在静博士企业大学《尊重人性 系统管理》蓝调课程中讲到,“人的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个层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高层次——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强鹰同组学员,还是研二研一的Lisa和晓明同学听完此课感言雾里看花,越看越花。我却被深深击中。
强鹰创造的平台,在我看来,并不是对我们之前做人做事的认可,而是给予一扇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的那扇门。有的同学可能在意广结善缘,有的同学可能关注贵人相识,而有的同学可能为职业生涯铺路,也有的同学仍然还懵懂之中。
我倒是修行得其乐融融。与静博士董事长祝愉勤导师结对后,我每周在静博士企划部工作3-4天,担任一些文稿撰写和会务支持工作。静博士很开放,我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发现了很多我以前的工作未能涉及的领域,颇有收获。对我来说,企划部任何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哪怕是个90后。
90后的这个MM是我见过的同龄人中境界最高的。除了爱吃零食以及语言中个别90式特征之外,思考与行为非常成熟,深得部门领导喜爱。而另外有个小姑娘,直爽的辣妹子。情况就不乐观了。她有很矛盾的工作心态,又喜欢又不乐意的,抱怨。知道自己的个性有时候不适合工作场合,自尊心非常强,但又硬着头皮不愿改变。我很想帮她。我跟她聊,“心浮气躁,只会自己徒添烦恼。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你有能力你就去改变它。在你还没有这个能力前,你只能顺应它。要么你就义无反顾的离开。但是你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为问题在于你自己,要么有能力改变别人,要么顺应别人。”话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没有一个字是听不懂的。但是,能听到心里去,那就是水平了。
明朝徐阶,为了生存和斗争严嵩,装了20年的孙子,最终为大明江山铲除严党,成为内阁首府,实现远大抱负。总结起来,就这么简单一句话,然而,背后蕴藏着无法想象的胸怀和忍辱。
政治无处不在。政治面前,情商是王道,因为这是一个沟通的社会。
所有情商的表现化为两个字——沟通。无论你是一个搞技术的IT高手,还是一个做媒体的公关达人;无论你是一个高度专注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四海为家的市场营销员,如果不能做很好的沟通,我很遗憾的告诉你,你想要学术专业有成就会很难,更不用提职位升迁了。可能有的同学开始纳闷了。我做我的实验,我搞我的科研,别人的事我不管,我的事别人也管不着。只要我把成果拿出来就好了,难道这样我也很难有建树吗?——是的,很难或者不顺利。我问你,你做科研要伙伴么?好吧,你一个人搞定。你要材料需要采购需要说话吧,你要跟老板交流吧,你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圈内人探讨吧,你要文章发表要找杂志社谈话吧。你实验拖至深夜保安大哥要他通融吧……你是不可能孤立的,21世纪不再有科学怪人。
沟通是一个很大的选题,它不单指表面理解的说话这么简单。如今,开放和快节奏的社会大环境正在逐渐改变一个民族的个性。年轻人开朗、外向、活跃、积极的占多数。但同时,浮躁的也占多数。沉不住气,非常容易表露出情绪。我以前也这样,在博弈的过程中,往往造成自己很被动,因为对方早已猜到你的态度。而当沉住气了之后,往往更能看清问题,看透问题。个性决定命运你以为是一句玩笑吗!
有的时候,我还会在想,我们中国的一些金玉良言很多都是矛盾的。一方面讲幸福要自己去争取,另一方面又讲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该争取,什么时候该放下呢?没有人会告诉你,佛也帮不了你。归根究底还是要靠情商,靠自己判别。
其实,还有很多感受,很难一股脑儿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正如我很难用语言描述我对“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体会。或许再过10年,我的体会将更具体,那时,也许能把语言组织起来。
我很高兴,我用8年的时间,终于和浙江大学的科班学子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求是强鹰)。而更重要的事,这个平台,崇尚沟通。
(求是强鹰十期学员:钱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