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一名学员的来信

(2012-12-29 21:58:14)
标签:

彩虹人生

杂谈

分类: 学生培养

    12月22日,在浙江省学联主席团和省新世纪人才学院联欢会上,我接过团浙江省委副书记朱斌的聘书,与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和盘石公司董事长田宁两位求是强鹰导师一起成为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导师。同时也与浙江财经学院张加林、浙江传媒学院林佳萍等四位优秀学生结缘。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更多的青年学生朋友共同寻梦彩虹人生!在多次交流中,张加林同学的责任、担当和追求令我深为喜欢和欣赏,她的主动和用心也令我深为感动。在此分享她的来信,也以此共勉,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

 

尊敬的阮老师:

您好!

首先非常感激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的来信!

如果说,作为一名浙江财经学院的学生,通过微博这种渠道认识了您是因为机缘巧合,那么通过团省委人才学院,选您当导师并且有幸入选,那便是我莫大的荣幸。

从正式确立您为我们导师开始开始,主动加飞信和我们联系,并且多次邀请我们参加各种优秀的讲座,带领我们学习感悟,与求是强鹰一同成长,共同寻梦彩虹人生。同时在了解到我是应届毕业生后,马上开始关心我的就业问题,并且在百忙之中抽空和我面谈,讨论我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了指导,让我受到深深的启迪和感悟。

对此我深深地表示感谢和感动,在即将踏出大学校门的时候能够遇到如此一位特别老师,我想,这是我幸运的开始。

与您结缘是由于一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一直从事学生工作的关系,比较关注组织微博的发展和运作,在微博上接触到了求是强鹰这样一个优秀的群体,看到了这样一群浙大优秀学子的异样风采,更是感受到了求是强鹰那股团结的力量和信仰,被这样一个群体所深深吸引和感染。随后时常关注求是强鹰的微博动态,也开始关注您的彩虹人生的博客,时间久了,这成为了一种习惯。每日的更新,一句句精辟的语录,一段段真诚的感悟,都带给我无数发自肺腑的共鸣,也让自己一直伴随着这股正能量一路前行。

直到不久前在人才学院十五期开班典礼上,拿到了您所写的《寻梦彩虹人生》一书,会上匆匆几眼就让许久不曾阅读的我感受到了这本书的魅力和能量,七个板块“紫领论坛”、“求是强鹰”、“湖畔沉思”、“绿色梦想”、“十年树人”、“佳节明志”、“真情告白”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悟和力量。朴实的文字是您一贯以来的文风更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在书中我仿佛看见了一种信仰,这是一种当代青年都应该追求和学习的信仰,这是一种所有高校组织都应该传播并且倡导的积极正能量。

一直以来,我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始终坚持践行服务与奉献,并且将“服务、奉献、责任、担当”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多年的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中,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找到了这样一群人和你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为的也只是一种责任与使命。一路走来,得到过不少光环,也取得过不少成绩,但更深知这一切并不足以说明自己的优秀, “心浮气躁”可能就成为了我这类人一直没有改变的通病。面对一个个十字路口,迷茫过,失望过,思考过,后悔过,但在接触了《寻梦彩虹人生》和求是强鹰这样的正能量以后,一切都犹如拨开云雾重见青天之感,让自己在行走的道路上的方向和目标更加坚定。

曾经在您的博客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做着两件事情:行走与选择行走的路。没有行走的人生,如一潭枯井,缺了生命的活力,丢了活着的要义;没有选择,就没了自己的轨迹与前进的方向。虽然你目前的起跑线可能不一样,但只要有理想,积极努力,内心充满动力,主动向上,坚持行动,你就有可能与众不同!你就可能会在未来超越更多的人!”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在不久前第四期强鹰论道上祝总带给我们的感悟:“梦想”与“责任”。她说,人一定要有梦想,并要有发自内心的动力支撑着自己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同时也要有勇气去承担责任,有动力去克服困难。我想这才是当代青年都应该有的一种人生态度,更是我们应该担负起的责任与使命,更必须为之而努力奋斗。

最后,在这里我依旧希望深深地表达我的感谢与感激,作为外校的一名普通学生,有机会成为您的学生,无疑我是非常非常幸运的,能够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更是求之不得。如果说之前我还一直把志存高远放在嘴上,那如今在您的指导下我已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曾经所有的光环都已是过去,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会更加脚踏实地,与您共同寻梦彩虹人生!

节日快乐,阖家欢乐!

 

 

您的学生  张加林

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