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竺可桢奖获得者、云南支教老师、强鹰联络员俞立颖给强鹰学员的一封信

(2012-12-15 20:28:59)
标签:

彩虹人生

杂谈

分类: 求是强鹰

    为更好凝聚求是强鹰团队,结合求是强鹰俱乐部首届年会归巢盛典,我们推出求是强鹰各期联络员招募选拔活动,通过联络员来加强各期强鹰学员间的沟通和联系。远在云南乡村支教的浙大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获得者、求是强鹰七期学员俞立颖在网上知道消息后立即主动提交联络员报名表,希望能为求是强鹰发展多做服务奉献。在被选拔为七期联络员后,虽然在云南乡村网络通讯不是很方便,但她立即主动行动起来,并电话与我沟通如何想方设法去做好联络员工作。立颖对强鹰的关注、责任和感恩值得更多强鹰学员学习,在此分享她发给七期学员的信。唯有强大的团队文化和组织平台才有可能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各位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们:

展信佳。

今天的这封邮件,并不是以强鹰七期联络员的身份写给大家的,只是一个08级毕业半年以来,无比思念浙大,无比思念各位校友的浙大人,从遥远的云南边疆发来的一份冬日里的问候。

翻看七期的通讯录,我心里止不住的感觉到自己是何其的幸运——能够置身于你们中间,曾经是你们中的一员。如黄松阳学长,早就是享誉浙大的创业明星;如班长王鹏,沉稳大气,如今博士也即将毕业;如王竞凡和曲宁,已经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名校深造……我们或许在知名的研究机构,陶醉在学术的研究中,又或者已经进入了知名的企业,从事着有趣的工作,或者也有兄弟们已经开始踏上了自主创业的旅程。我曾置身于你们其中,命运待我是何其优厚!

这般优秀,这般卓越,必定造就的是,你我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比普通同龄人更加出类拔萃,更加忙碌,却也拥有更多的选择。想来在浙大的环境下,我们都是被叫着“神”过来的,享受着被同龄人的歆羡与钦佩包围的目光。我甚至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被这个体系宠坏了——这个“赢者全拿”的体系,只要有一门擅长,便可以获得几乎所有的资源。而这个体系下的激励机制,从来只奖励个人——甚至,它曾经让我觉得我一个人就无所不能。毕竟,超高的GPA是要自己去拿的,竞赛的奖也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去拿的,而所有分量重重的奖学金,都只属于个人;最好的研究生院,录取的,也永远是“个人”,而非“团队”。

于是乎,在浙大这几年,我很少参与强鹰的各类活动,和各位学弟学妹、学长学姐更是交流甚少。我想各种原因,除了自己的“忙”,所有强鹰人都会会心一笑——我们或许会觉得有些功利,有些形式主义。

毕业半年来,我选择了一个“零熟人”的环境,去了美丽中国这个非营利组织,在云南的农村里以最低最低的起点开始我的社会生涯——一个乡村教师,这就是我现在的全部身份,却也是我甘愿做出的选择。在这里,全盘地清理在太优越的大学生活下积习已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避免自己把“适应特定坏境的思维模式”认为是”宇宙通用定理”。半年以来,自己才渐渐地发现曾经的不成熟,曾经翻过太多的“精致利己”的错误,也才认识到强鹰,这个被我本科期间忽略太多的组织真正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共同成长,与,责任意识。

“共同成长”,我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扶持自然不必多言,更重要的是强鹰有着其他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大合力——阮俊华老师将知名浙商引进这个圈子,并且他自己在不遗余力地去建设和培养这个圈子及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我大学期间投入最多的圈子时“ITP”和ASES,
诚然,这里有许多卓越的浙大人,然而,我们所有找过工作,在社会上做过事情的人都会明白“熟人”和“内部推荐”是有多么地重要。而长者们的经验、阅历和人脉,绝非是即使最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所可以比拟的力量。

“责任意识”,我也不喜欢务虚,不喜欢谈那么多的人生观和精神塑造。可是“责任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朴素的“建设者意识”——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我想我们都渐渐明白复杂的社会体系,单独靠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过渺小,任何伟大的事业和伟大的变革都必须是要一群人形成共识、一群人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的。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一点光和热分出来,整个组织的光和热就会越来越大,而每个人都能够在这光和热中受益更多。

这段时间来的反思让我感到惭愧,也更让我感到我必须改变我的行为模式,去超越狭隘的精致利己的个体主义的思想。于是,你收到了这封邮件。

我希望各位亲爱的学长学姐,和学弟学妹们,能够给我一个机会,来弥补大学时的缺憾:我希望能够和你们有更多的交流,我希望能够和你们分享彼此的生活,我更希望能够在未来和你们一起创造些什么,改变些什么,最重要的是,如果可以,请让我,能够为你们多做一些什么。

冬日渐冷,愿君温暖祥和。




PS: 我的电话是 ,新浪微博 俞立颖TFC
常联系
                                                           俞立颖

                                                             敬上

竺可桢奖获得者、云南支教老师、强鹰联络员俞立颖给强鹰学员的一封信

图为求是强鹰学员俞立颖从云南回校后专程来紫金港看望我后合影,右三为强鹰学员邱懿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