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领论坛五十:不要好得很平庸
(2013-01-05 10:33: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紫领论坛 |
我从事辅导员工作快十八年,一直在思考大学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算是好学生,“好”的标准是什么。不少学生的确勤奋上进,成绩优秀,获得了诸多奖学金和荣誉,但没有特别的与众不同之处,显得比较平庸,原因何在?
首先,不少“好学生”很乖很听话,但是缺乏理性的批判精神,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敢挑战权威,羞于提问和质疑。今年管理学院的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就有教授反映,很多名牌大学的学生只知道照搬书本或是网上的观点,但是缺乏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批判,没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学到的知识是死的,很难做到灵活运用,更谈不上创新。
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源于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进行敏锐的分析,甚至推翻一些原有的结论,而如果不具备批判精神,创新工作就很难开展,只能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
其次,不少“好学生”少年老成,显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稳重”,失去了年轻人的活力与朝气,失去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记得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为了创办“绿色浙江”,浑身有用不完的力量,感觉生活充满激情,虽然这个浙江省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一开始并不为人看好,很多人说我们是在作秀,但是凭借着一股冲劲和激情,凭借着执着与坚持,终于让这个民间组织实现了自我造血,凝聚起了一支强大的精英团队,“绿色浙江”人用开拓创新、永不言弃的精神和不随大流的理念,推动了浙江省环保公众参与事业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也在今年年初成为中国首家5A级民间环保组织。现在的“绿色浙江”同样也深受学生群体的欢迎,成为了服务青年推动青年引领青年成长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我看来,过分的“四平八稳”,是胆小怯懦、观念保守的表现,用自己的个性和理想去委曲求全,获得所谓的锦绣前程。而愿意向理想妥协的人,也很有可能向原则和真理妥协,最终沦为好好先生,世故圆滑,平庸甚至庸俗。
当然,这一切不能都怪学生,因为我们很多人并不缺乏个性的种子,却鲜有个性的土壤。从上幼儿园就定下了考大学的目标,背负起沉重的书包,逐渐失去了童真和灵气;唯一的标准答案限制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变成了做题机器;当听话乖巧就能赢得家长和老师的欢心,坚持个性、特立独行会被打上“坏孩子”的标签时,大家都好的很平庸也就不奇怪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独立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能够永远在心中怀揣着一份梦想与追求,能够有自己的坚持与坚守,成为一个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个体,只有这样,当你已经被社会磨得没有棱角的时候,你还有一份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