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向和选择——对一封学生来信的回复

(2012-06-24 22:18:21)
标签:

杂谈

阮老师您好!

因为不知道您工作的方便时间,但又有一些事情想和您交流一下,于是便写了这一封信。

之前您介绍我参加今年暑期去长兴挂职的社会实践,我真的感到很高兴。 三年来,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以及社会公益活动等一直是我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看到我的每一点付出都是那么的有价值,有意义;它让我感受到能给他人送去一份帮助和关怀又是多么的幸福和满足;它让我在每一次的服务和参与中,更加了解社会,同时学会感悟,怀揣感动,更重要的是懂得了感恩。我热爱我的生活,我热爱我的专业,我热爱一切我所选择的事情。我也特别希望我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让自己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变得更加成熟和干练。大学中没有加入紫领、强鹰这样的优秀组织,确实有一些遗憾,唯一可以弥补这些遗憾的便是日常中和更多紫领、强鹰的学员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以及于其中的感悟与思考。

之前,我是因为暑期申报夏令营,所以一直不确定能否参加此次赴长兴的暑期实践。今年暑期,我报了三所外推大学,由于交大的夏令营时间和长兴挂职时间有冲突,所以自己此次真的是没有机会,去感受这份社会实践所赋予参与者的意义和经历。不过今天和阮老师交流的又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不停困扰自己的迷茫。

近来也和很多同学交流过,有目标明确者,也有如我一样迷茫徘徊者。以前好像也和阮老师说过,其实自己本科是想直接就业的,但是很多因素又让我有了很多迟疑。比如我真的不确定我大四直接就业后会拥有多么强的竞争力,尤其感觉到自己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似乎又显得并不是那么丰富和充实,也许读研真的是自己无法很快胜任现实工作的缓冲剂。但是另一方面自己又不确定近三年的读研下来,是否真的会学有所成,尤其是前期就业导向的自己在学术积累方面真的很薄弱。

我是一个对成功和失败并不过喜过忧的人,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成为一种证明,一种进行下一步决策的依据。以前选择专业时,被金融热、经济热推着去报财管和李志文商学班,但是无情地被筛掉。之后虽小有伤心,但是细细想来,发现这种选择又是多么的冲动和不切实际。后来深思熟虑之后选择现在的专业,无论是当时的专业面试还是后来的专业学习,自己都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匹配的快乐和充实。

但是,如今面对毕业的去向,自己又再一次地陷入了迷茫。无论是就业还是读研,每条道路都有希望,每一条道路都又扑朔迷离。朋友说,要去真正地了解自己,去听从心底的声音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可是现实中的自己,真的很难捕捉到心底的声音,又很难看见最真实的自己。今年暑假,我会比较长时间的地留在学校,一方面等待夏令营的通知,同时和同学交流一些关于学术方面的知识,看看自己对研究到底有多大潜质;另一方面,我也会去找一份实习工作,去真实感受一下现实中的工作。

现实中选择无数,而每一种选择之后的可能又是希望与迷茫并行。很希望能够听听老师您的意见,相信我于其中可以受益很多。

期待您的回复!

祝您生活愉快!

 

                                                您的学生:XXX

回信:

XXX同学:

你好!

你的来信已收到,我的工作时间可以参看彩虹人生博客上的绿色通道,可以找我当面交流,来之前先打我电话约一下具体时间。从信中得知你对毕业后的去向感到困惑和迷茫,这个问题比较普遍,也并不奇怪。每个人都年轻过,尤其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迷茫与困惑,包括许多名人。人生没有彩排,因为不可重复,所以谨小慎微;因为选择太多,所以举棋不定;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所以纠结犹豫。这些我非常理解,我从事了十七年的辅导员工作,有很多学生都曾经问我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的路在何方,我告诉他们,人生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自己、追问自己和认识自己的过程,失败的人生因为盲从而失败,成功的人生因为自知而成功,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为此,我给你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首先,重新审视自己,追问自己的内心,其实就是回答竺可桢老校长的两个问题:第一,来浙大干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是人生志向和梦想的问题,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向的问题。这听上去有点虚,对于你们90后的许多同学来说,关于做人、立志、成功等的话题,从小到大听得太多,觉得厌烦了,但我觉得这恰恰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没有志向和梦想的人生将是迷茫和苍白的,每个人都应该不甘平庸,去找寻人生那一份自我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我最近看到一个例子,乔布斯十八九岁从大学辍学后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曾一度非常迷茫,于是就前往印度寻求心灵归属,但到印度之后令他非常失望,他发现那些所谓的神学大师被众人虔诚地朝恭,但根本就不关心民众的苦难。于是他心中的所谓偶像轰然倒塌,这让他更加迷茫和疑惑。有一天傍晚,他郁闷而且百无聊赖地坐在乡村的田埂上,远处的电灯在暗夜中散发着美妙而柔和的光芒,强烈吸引着他,这暗夜的灯光突然让他顿悟:爱迪生没有说他有什么大爱、神性、主义,可是电灯这个奇妙的发明,却把他的大爱、神性、主义和哲学全部呈现出来。电灯不言,却能照亮人间。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伟大的发明,而不是赚钱”,我们也应该努力追求创造伟大的价值,造福人类,实现自我。

乔布斯为自己的顿悟而兴奋,从中我们也能够领悟,其实无论是平凡和伟大,无论是清洁工还是大企业家,实际上都必须成为一个对社会的有用之才,在利他的前提下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天,对于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来说,做事先做人,只有找到自己的志向和梦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坚定信念,成为社会有用之才,那么毕业后无论是走向社会,还是继续深造,都只不过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路径和阶梯。

其次,人必须要有情趣,要挖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的选择往往没有好与坏之分,千万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也切忌盲从,关键在于适合与否。正如你自己所说,“选择管理,无论是当时的专业面试还是后来的专业学习,自己都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匹配的快乐和充实”,我很高兴你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如今,三年过去了,你可以重新追问自己,真正喜欢管理吗?真正地把有限的精力、兴趣和时间都投入到管理的学习和实践中了吗?真正在社团管理和社会实践中体悟管理的真谛吗?自己追求的侧重点是学分绩点,还是真才实学?管理理论如同浩瀚的知识海洋,但它更是充满挑战的实践活动。要评价在社会上是不是有竞争力,关键看自己的“道行”深浅,表面上看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自己与自己的竞争,是自己的期望值与自己专业累积的“功力”的较量。有的人没有学过管理,但却成为了大企业家;有的人学了很多年管理,到头来却连一个班组都管不好。读研是学习,从事管理也是学习,无论在哪里,无论你是什么角色,学习都是终身的事情。对你们学管理的同学来说,我觉得无论是直接参加工作还是继续读研,都是不错的选择,追从内心,顺其自然,不必苛求自己,未来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自己内心的追求、兴趣、专注和持续努力的程度。

我在《寻梦彩虹人生》的书评中提到,人生是一场不知终点在何处的马拉松,三样东西不可或缺:方向(目标)、耐力(坚持)以及环境(机遇),希望你能有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愿你能尽快找到你的有价值的人生方向!坚持走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