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领论坛三十六:感谢批评

(2012-04-28 11:23:39)
标签:

彩虹人生

杂谈

分类: 紫领论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而在我们的身上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存在视觉上的盲点,无论是在观察事物时还是在反省自身上,有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缺点的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倾听他人的声音,从旁观者的身上发现自身的不足。当然,有时候他人的声音可能是春风化雨般的教导和忠告,有时候也会是一针见血的批评和讽刺。然而对于一些并不动听的声音,我们应该怀着一种宽容、感谢的心态去对待。

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人类都有追求完善化的倾向。批评也由此而生。通过接受他人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往往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这也有助于我们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人的批评往往更加难以让人接受,因为它们通常会显得直接、犀利,一针见血。我们的内心也由此产生抵触的情绪。然而,他人的批评对于我们而言,有时候更是一种促进自身发展的机遇。从他人的批评中,我们往往能够更加直接、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加有效地发现自己进步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批评,因为如果他们不是重视你,不是想帮助你成长,往往是不会花费时间在一个不相干的人身上的。即使孔子说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样的话时,他对宰予更多还是抱着一种痛心的态度的,而不是直接放弃这个学生。

别人善意的批评对于我们而言,是一面反思的镜子,是一种帮助,更是一种促进。对此,我们要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去感谢他人的馈赠。那么如果别人是出于恶意而批评呢?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我们往往也会遭到别人的讽刺和非议,他们也许并不是处于善意,而只是不负责任地一吐为快。对于这样的批评,我想我们应该本着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这些刺耳的声音。很多时候这些声音更像是困难,我们可以把它们视为磨砺自己内心的一种途径。当外在的声音和我们内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冲突时,我们更应该保持住自己的本心不失去方向,反而在他人的目光中继续坚持理想和梦想,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而他人恶意的批评,也许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阵狂风暴雨,当你经历过之后,会发现前方是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正因为人是不完美的,所以圣贤如孔子,也会遭遇诸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郑人等人的讽刺和批评;权势如齐威王、唐太宗、明太祖,也会听取邹忌、魏征、马皇后的谏言;才华如卢梭、胡适,也会受到格里姆、梁启超的批评。而正是有了这些批评,才突显出孔子周游列国的坚忍,才造就了君王的霸业,才会在思想的碰撞中诞生众多的经典。

也许我们没有圣贤那样的思想高度,也许我们没有君王那样的博大胸怀,也许我们没有名家那样的精神层次,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用宽容、感恩的心态去接受他人的批评,去感谢别人对于我们成长发展的帮助和支持。无论这些批评是出于善意或是恶意,对于我们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收获什么。

古人曰:闻过则喜。也许我们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学会感谢批评,做到“问过则谢”,努力培养自己更为宽广的胸怀,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不同的声音,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收获更加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